白庸在文慧殿中將《現在如來經》的手抄本內容背下,然後再與《婆娑釋迦經》的經文相互融合,嚐試拚湊成傳說中的聖道經文。以他從小鍛煉起來的記憶水平,不說過目不忘,同一內容看上三遍也就差不多全部能背出來了。
可惜的是,這次經文融合並沒有成功,主要是他對經文大意的參悟就不是很清楚,畢竟時間太多,沒來得及多琢磨,盡管他在佛學上的造詣連慈海禪師也要稱讚,可畢竟是八品鎮道經文,不是哪裏的小貓小狗,哪能這麼容易參透。
何況手抄本與真跡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別的不說,光是上麵的圖案相距就以千裏計,真跡的梵天諸佛印,光是看圖案就能在腦海中浮現出佛陀結印的變化,這可不是死板靜止的普通圖案能夠比擬的,可以說就算是文盲或者猴子猩猩看到上麵的圖案,照著腦海中的虛像進行結印,都能學到五成功夫。
不過白庸對傳說中的《釋迦如來經》並不感興趣,倒也不急著合並,其實光是將兩本經文的內容背下來,已經稱得上是完成囑托,於是就將手抄本的《現在經》還給慈海禪師,告別後就騎馬向著蒼州奔去。
這樣一路行至黃嵊山莊,原本是富貴人家的莊園,如今卻是滿目蒼夷,遍地殘骸,碎瓦破瓷灑落一地,青石地麵上還能看見斑駁的血跡,不難想象當日發生了何等殘酷的屠殺。
白庸曾派人打聽過,當日被抓住送至官府的三人,在經過審訊後交代,自己是殺手組織“末梟”的成員,屠殺黃氏一族不過是收錢買命,至於雇主是誰,隻說不知道。
白庸雖不曾修行看相望氣之法,卻也能感受到空氣中飄溢著濃濃的怨恨之氣,現在是白天倒還好,如果換成晚上,人經過時就會感受到一陣冰冷,普通人受到陰氣入侵,回去就會大病一場。
這些都是人慘死時散發出來的怨念所生,人的肉身剛死,魂魄不會立即消失,因為沒有肉身可以容納,魂魄就會離開**的束縛逐漸消失,這時候人心中的念頭就會散發出來。這些怨念如果過於強大,反過來將魂魄束縛住,令其無法進入輪回,魂魄久在陽間遭受濁氣入侵,就會淪為冤魂厲鬼。
佛門高僧坐化的時候,旁邊的人會感受到一陣陣梵音禪唱,仿佛有經文在耳邊誦讀,這就是高僧因為經曆生死而產生的一種明悟,在魂魄離開時念頭散發出來,令旁人也感受到他的明悟。
“黃家的諸位,黃茝已被在下所救,性命無憂。白君龍在此承諾,定要讓那些歹徒受到應有的報應,決不輕饒!還請諸位暫息雷霆之怒,勿再留戀人世,進入輪回吧。”
似乎是感受到白庸話語中的真誠,虛空中傳來一聲歎息,莊園中憑空吹起一陣清風,怨氣頓時化消大半。
白庸進入莊園來搜索可能有用的情報,事實上經過官府的搜查,殘留下來的線索隻怕很少,甚至還可能有很多潛在的線索被衙役給破壞掉,至少從地麵上的腳印是無法探查出任何東西了。
“這個地窖,唔,存放的隻是普通的蔬菜水果,也沒有暗室。奇怪了,既然黃茝說賊人想要搶奪的是家中的寶物,而黃家人又一直不曾發現,那應該有機關密室一類的東西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