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直擊道心(1 / 2)

在眾人議論間,擂台上再起變化。

白庸一掌崩碎九霄劍氣,餘勢不止,雄渾掌勁繼續推向步蒼穹。氣勢醞釀起來,在他身前仿佛出現了一艘乘風破浪的巨輪。

海浪再凶猛,也不過是它前進的助力;大海再無邊無際,也有抵達彼岸的一天。

掌勁所過之處,遍地結冰,漫天霜寒。

麵對白庸強橫的反擊,步蒼穹先是一驚,有些始料未及,隨即穩住心神,雙手合並,道元湧動,化作五柄擎天巨劍,包含如大山般沉重的氣勢,橫檔在前。

鐵鎖橫江,山嶽鎮海。

巨輪撞上五座劍山,發出砰然巨響。劍山先是一晃,劍身顯現裂痕,隨即穩住衝擊,緩緩消去巨輪的衝擊,任憑一波又一波的掌勁衝擊,我自巋然不動。

戲無涯略顯詫異:“五嶽劍山,是《非劍訣》中的頂層招式,一經使出,正氣加身,諸邪辟易,萬魔不侵,步蒼穹這小子可沒有外出經曆實戰,單憑閉門造車居然能這麼快習得……對了,此子是土德之身,倒也在情理之中。”

步蒼穹是土德之身,也即體內五行元素中,土元素占據五成以上,所以學習土行招式一日千裏,比常人快上百倍。

白庸一招受阻,若按照步蒼穹印象中的習慣,他就會後退,等對手氣勢回落再尋機會。然而此刻,他卻是哈哈一笑,縱身一躍,豪情萬丈,以擊鼓的節奏吟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他雙手以怪異弧度舞動,看上去柔弱無骨,仿佛兩條蛇在纏綿,最後狠狠地紮在五嶽劍山上,力道之凶狠,猶如一把大鐵鑽,一頭撞擊在岩石上。

這是萬木纏絲手中唯一的強攻招數,千須鑽

光論威力,千須鑽遠不及五嶽劍山來得厲害,可一則剛剛五嶽劍山受到滄海回浪掌的一擊,已有損傷;二則五行水生木,千須鑽吸收了滄海回浪掌的殘餘掌力,威力加倍;三則五行木克土,五嶽劍山屬土,自然被克;四則有還真法音破壞五嶽劍山的劍意。

削敵厚己,在這四大優勢的加成下,千須鑽竟是一舉攻破了品階遠在它之上的五嶽劍山

這招五嶽劍山聯係著步蒼穹的心神,是他全力施展出的護身屏障,被攻破後頓時心神受傷,嘔出一口鮮血。

白庸雖然也是全力出招,但千須鑽品階不高,以他現在的深厚根基,在使出這一招後有大把的餘力可接著攻擊,頓時掌力一凝,就要往步蒼穹頭頂壓下。

“怎能讓你得逞非劍之妙,在乎人亦劍,劍亦人,人劍不分彼此,即為人劍合一。人心即劍心,劍之心,亦為——心之劍”

步蒼穹身處險境,卻沒有半點屈服的意向,強行壓下內傷,運轉周身功力,身形一轉,整個人化為一柄巨劍,迎麵而上,也要以攻破功,置於死地而後生。

這招心劍反撲,威力極其恐怖,劍修者往往都會修煉一把本命劍元,作為人劍合一的基礎,但非劍訣不用劍,自己本身就是劍,所以修煉的本命劍元就是這柄心之劍。

這柄心之劍就是步蒼穹的本命神通,相當於術修的元神,武修的金丹,最是強悍。

然而今天的白庸就像是磕了猛藥一樣,簡直是換了一個人,跟眾人印象中習慣避實擊虛,以柔克剛的形象完全不同,麵對這招本命神通怡然不懼。隻見他雙手朝天結印,吸納九天上的無窮罡氣,凝成一個似玄非玄的道印。

戲無涯認出此招,訝異道:“是《混元破虛勁》中的赦元玄天印,能吸納玄天罡氣,增強招式的威力,不過運用這招時自身內功難以調動,所以大都是用來輔助他人的,加持在自己身上的話,威力並不算強大。這小子今天是怎麼了,用的都是一些低階武學,這不是成心鄙視對手嗎?”

隨口就將四品武學定義為低階武學,那些求之不可得的中小門派的掌門恐怕都要淚奔。

冉霸執意要與他唱反調:“就算如此,用上赦元玄天印依舊不是心之劍的對手,相互對撼必然落敗。心之劍由人之信念所化,比劍氣還要堅固十倍,如果會輕輕鬆鬆被破掉,齊師兄當年也不可能技冠群雄。斷師弟雖然在劍法造詣上勝過齊師兄,可兩人真要分勝負,齊師兄的勝算仍在七成以上。《非劍訣》早已脫離劍法桎梏,到達無劍勝有劍之境。”

“哈哈,就算是這樣,我仍看好白小子,連你都能想得到的事情,他難道想不到嗎?怎麼可能沒有後招。”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