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蟲子,很多蟲子(下)(1 / 2)

城外的事情交付了給郭嘉,李璋在小五和小黑的攙扶下,帶著幾個護衛便入了濮陽城。

比起兩個月之前呂布圍城激戰之時,此刻城裏已經漸漸恢複的人氣和繁華。躲避戰亂的商賈和居民也漸漸的回到城內,原本臨時躲避入城避禍的老弱婦孺此刻也遷回流民營裏安置。

街道變得擁擠起來,城內還來了不少從其他地方逃難而至的人。或是躲避戰火,又或是躲避災荒。但凡有些家財的人,都遷入了這濮陽城內。因桓邵事件而被滅門抄家的士紳們的產業,都被這些外來的富人們以低價搶購一空。

馬車行至太守府門前,守門兵卒看到是李校尉歸來,連忙入內通報給夏侯惇。不一會,夏侯惇和曹昂等人都歡天喜地出來迎接李璋。

一同入內,相互寒暄已畢。

李璋便將蝗災之事,和在河內的所見所聞都同在場的人說了個仔細。包括河內此刻已經萬分虛弱,匈奴人隨時準備配合己方吞並河內。皆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眾人聽罷皆默然無語,若有所思。

“子修,你覺得此時兗州之事。當如何是好?”李璋決定先打破這個沉默,選了曹昂作為第一個發言人。

作為的曹操的長子,也是現在看來曹操事業的繼承人。曹昂的回答無疑將會是在場人士關注的焦點。

曹昂也是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開口說道:“昂學識淺陋,原不敢在諸位麵前獻醜。隻是李校尉問及,昂心中隻覺此事應護民為上。城內外皆需竭盡全力,撲殺飛蝗。以安民生。至於匈奴及河內之事,還是需請示主公,目下我等不宜私下商議。”

夏侯惇對曹昂點了點頭,以示嘉許。

在聽李璋說道匈奴人因張楊言而無信,欲結連己方消滅張楊,夏侯惇心中驚喜萬分。雖說此時兗州全境都已經收複,但畢竟是一場內鬥,傷亡的雙方大多都是曹操原來的人馬。實在談不上什麼勝利。若是此時匈奴人願意站出來幫自己一把,趁著饑荒再起兗州之兵吞並河內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

此事不免就有計較。匈奴之事,恐怕去卑也不會隻靠自己去聯係曹操,想必也會直接派信使前去陳留聯絡。甚至不會是隻聯絡曹操一家,河北的袁紹,乃至白波軍那一係列人馬,都有著對土地和錢糧的極端狂熱。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這恐怕是此時大多數將領的想法,甚至可能也是曹操得知這個事情之後的想法。

“世民。”夏侯惇開口道:“如此說來,河內此刻災情比我等還要嚴重許多。似乎我等應該請示主公把我此次機會,即便不能占領一郡之地。至少也許報那張楊助呂布攻我之仇。”

“太守。元讓!太守乃東郡之太守。此刻濮陽城外蝗災大起,四處流民皆往此處遷徙。城內也湧入了不少異地的士紳商賈,城內外已如同一捆幹柴。隻消一點火星,到時便是衝天大火。太守何以隻想及河內之事,卻至眼下之事而不顧?”

“衝天大火?”夏侯惇從剛才的竊喜和激動中警醒過來,“世民所指何意?此刻濮陽已日漸恢複,所遷入商賈士紳也皆是一擲千金。連日太守府沽售那些逆賊的家產,也是獲利頗豐,正可以此資助軍需,此時難道有何不妥之處?”

“太守可曾聽聞近日濮陽內外多有流言。聲稱蝗災乃是主公不仁所致,是上天降下災禍來懲罰我等與濮陽百姓。”

“這些流言我自是聽過,如此辱沒我主,定不可輕饒。日前已安排差役查清造勢之人。一旦查出,便當重判!”

“重判?元讓。璋有一句不知當說不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