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非官方考古(下)(1 / 2)

遙想自己上輩子在考古發掘場裏用小鏟子和掃筆一點點的清掃掩埋在黃土裏的曆史遺物,十天半月的功夫才清掃出不到一個幾平米的狹小空間,若是遇到可能的文物,這個過程便將更加漫長而緩慢。

而現在的芒碭山應該又是如何一般情景呢?

李璋騎在踏雪的背上,回憶著自己上輩子的記憶,想象著那群非專業人士到底會鬧出多大的動靜來。

顯然裴元紹是低估了這梁孝王墓的規模。挖掘開始的第一天,他顯得非常小心保守。隻派了一百多人沿著小黑腳下踩著的地方開始挖掘,其餘一千多人依舊在四周不停的警戒,也派出了哨騎往四周不停探查。

連續挖掘了三四天,發現了幾個劉武不知道是後代還是親戚的隨葬墓。一籮筐一籮筐的金銀從墓中被挖掘了出來,刺激著在場所有人的神經。隻是幾個小墓便有如此成色,裴元紹漸漸的相信了李璋所形容的景象。

手裏抓著滿把的金銀,思維已經不由飛散到不久將暴露在眾人麵前的梁孝王陵墓裏。有了這些東西,隻要跑出了兗州,尋一平靜的州郡,招兵買馬,割據一方,將來稱王稱霸也未可知!

兩百人、三百人、五百人。。。。。。

到了挖掘的第十天,現場挖掘的人數已經到達一千人。沒有鋤頭鐵鎬的,便用槍矛刀劍使勁的戳開腳下的泥土。整個山頭如同施工工地一般,熱火朝天。一個接一個的墓葬被打開,一堆接一堆的寶物和挖掘出來的泥土一般,被堆成了一座小山。

周邊負責警戒的人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忘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匆忙投入了這轟轟烈烈的考古事業中來。

這裏的發現遠超了裴元紹的想象,堆積如山的金銀讓他頭昏目眩。手下的幾名頭目也控製不住激動的心情,接連幾夜皆是挑著火把不停的往下挖掘。在場所有的嘍囉,也早已忘記了上下尊卑。一筐金銀從墓裏被撈起來,眾人便一擁而上抓起便往身上塞。

裴元紹甚至都不願意動手去阻止嘍囉們的這些行為。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多得都讓他後悔自己隻帶了最忠實他的這一千人出來,要是再多一千人,兩千人。此刻他根本不介意嘍囉們私自將金銀塞滿兜兜,他所在意的到底是什麼時候才能揭開最終的那個寶藏。

“可笑那李璋,若是他知道此處有如此多的財寶。某說叫他背主行竊,即便叫他殺了曹操,估計他也毫不猶豫。”張姓的校尉在裴元紹身後說道。

裴元紹冷笑幾聲,“還是要小心警戒,預防那李璋前來偷襲。待挖了那梁孝王的墓,那幾個人。”做了一個割脖子的手勢,張姓校尉立刻會意,一起冷笑了起來。

“裴大哥且放寬心,鄄城內外都還留有我們的人。昨日方有快馬來報,那李璋的兵馬皆如往常般的在青州兵營外操練,未有異動。鄄城內的哨探也多次看到夏侯淵和李璋、韓浩的人出入太守府中。眼下他們正忙著分發糧米,鼓動那些賤民們建什麼流民營,還忙著要春播,十萬流民且有他們那幾千士卒忙的。”

“還是不能大意,此間離鄄城不過數百裏,若是快馬一日便可達到。還需吩咐留守弟兄,每日一報。三日之後不管是否挖掘出那梁孝王的大墓,我們便帶著金銀遠走。。。。。。”

春日的暖陽照著叫人犯困,裴元紹此刻卻是精神百倍,上千人的努力,雖不能搬山,但卻將半山腰的封土層生生的挖掉了一大塊,巨大的墓門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不用多作思考,這便是這這墓葬最中心所在,梁國最鼎盛時期的主人,梁孝王長眠的地方。

嘍囉們並不像李璋在楚王墓那邊仔細小心,這裏不是地下,沒有太多塌方掩埋的危險。劉武若是泉下有知,當後悔自己弄個那麼顯擺的墳墓。所有能用來開門的家夥事此時全都排上了用場,鐵釺鑿,鐵鎬挖,甚至劈下了一截一尺多粗的樹幹作為攻城錘,在數十名嘍囉的努力下一起衝擊的墓門。

“嘭!嘭!嘭!嘭!”

伴隨一陣開裂的聲音,再跟隨連續的樹幹衝擊墓門的悶響。陳舊的石門再也支撐不住,轟然倒塌。

已經挖掘出來的金銀讓這些嘍囉們失去了理智,不但對鬼神失去了敬畏感,也對這幽深可怖的墓道也同樣沒了害怕的感覺。顧不得打著火把,便如同商場一折大特賣一般,瘋也是的推搡著擠進大門,瘋狂的往裏頭奔去。

一個耳室,兩個耳室。當裴元紹在手下的簇擁下,打著火把進入到陵墓之內,耳室裏整齊的碼放這一摞摞的金餅,一堆堆寶石首飾,還有變得腐朽不堪綾羅綢緞。

墓道兩側擺放著兩排整齊站姿陶俑,手持著兵器守護著在墓道身處安息的主人。火把照耀之下,這些陶俑士兵的眼睛正盯著墓道裏的入侵者,仿佛隨時複活將這些不速之客統統殺死給主人殉葬。

裴元紹似乎不介意陶俑們那森然可怖的目光,和墓道裏揮散不去的腐敗而渾濁的氣息。按捺著心底的激動,一直望墓道盡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