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死傷頓時開始慘重起來。何曼也漸感體力不支,手中的兵器越來越沉重。雙方都已到了賭著最後一口氣的時刻。誰能堅持住,誰就能贏!
此時李璋的大營處燃起了兩堆篝火,升騰起濃密的黑煙。沒有別的選擇,李璋隻好打出最後一張牌。
哈士騎!
埋伏在數裏之外待機半天的哈士騎從側後方奔襲而至,直撲黃巾軍後方的本陣。
這消失的曹軍騎兵終於出現,何儀心中懸著的大石終於落地。兩番進攻,每次都隻能用幾乎對等的兵力去進攻李璋。一則是礙於地勢,無法施展兵力,無腦壓上無濟於事,反倒會在對方遠程火力的打擊下損失慘重。二則便是這李璋的精銳騎兵一直都沒有露麵,沒有足以抗衡哈士騎的騎兵力量,隻能選擇守株待兔。
李璋終於扛不住了,最後一支王牌部隊也已經使出。何儀不禁心中竊喜,畢竟黃巾軍本陣裏頭依舊握著將近兩萬大軍!
“準備迎敵!弓箭手準備!”
何儀信心滿滿的等著用漫天箭雨來迎接對方的到來,卻隻見稀稀拉拉的走出數百手持木弓的人來。
“稟渠帥,弓箭手大多都在前軍交戰。中軍尚餘弓箭手不足三千人。而且分散在各營之中,一時恐難調集!”
沒有多少弓箭手也罷!我這裏有兩萬人,就是用身體擋也能叫你們有來無回。
哈士騎注定是要用來顛覆這個時代將領的認知的,奔至何儀陣前數百丈,一千騎兵拉開射擊陣勢,繞著兩萬人轉圈!
這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成吉思汗對於自己麾下的蒙古精銳騎兵便有這樣一番總結:“百騎分張,可裹萬眾。千騎分張,可盈百裏。”
小五對大哥整天哼哼的這句話似懂非懂。既然大哥覺得一百人就能圍一萬人,那麼我手頭上有一千人,那就裹個兩萬人的大餃子看看。
戰馬奔馳,原本已經站定待發的弓箭兵一時也懵逼了。
隻見哈士騎繞到何儀軍側翼,拉弩上弦,一頓猛射。待對方軍陣裏的弓箭手急衝衝的從裏頭往外圍跑,哈士騎撥轉馬頭又往另一個方向撲去。
何儀的心情跌到了冰點,何曼麾下作為的前鋒的一萬士卒已是這黃巾的精銳,是最為敢打敢拚的。將精兵集中起來作為矛頭使用,這本沒有什麼不對。但矛頭都叫何曼帶走了,自己手上就隻剩下這些“棒槌”了。
急促的箭雨讓外圍的黃巾步兵叫苦不迭,哈士騎在三百步外便對這密集的步兵軍陣造成精準打擊。除了手裏握著盾牌的能操起盾牌來護住身子,沒有這種待遇的隻能是不停的往後退卻,躲避打擊。
黃巾軍陣立時大亂,不停的有外圍的士兵往中軍奔逃。不管何儀如何怒罵,也打消不了這些草寇的求生欲望。若是李璋手頭還有一支重甲騎兵,完全就可以順著軍陣崩潰的缺口衝殺進去,直取何儀的中軍。
但李璋沒有,即便有,此時也還有更為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