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製馬鐙其實並不是什麼秘密,一旦裝備部隊,李璋就考慮到被山寨的可能。隻是匈奴人現在的地盤不比從前,河套地區缺乏鐵礦,過去也具有不錯的冶煉技術,也在一場場戰爭的人口消亡中損失殆盡。以致南下搶掠時,連鋤頭鐵犁都要搞走回去衝煉成兵器,箭矢的最關鍵的箭頭也多用獸骨打磨而成,實在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
“一萬套?右賢王是開玩笑了吧。我們自己的軍馬都裝備不上,哪有那麼多供應給你。”
“那中郎認為可以提供多少給我方呢?”
李璋笑了笑:“一套也沒有,方才的價碼已經說了,就隻有糧米與黃金來交還天子,而且貴方必須先將天子護送到兗州,才能把東西帶回,這是我主曹兗州的意思,李某無權更改。”
去卑將李璋的話翻譯了給匈奴首領們,聽到去卑的話後,一眾首領臉上都滿是失望,呼廚泉更是板起臉用匈奴語嗬斥了去卑幾句,令去卑繼續與李璋交涉。
“李中郎,我們單於的意思是,提供的一千斤黃金我們這邊可以少要一些,但務必請貴方給我們提供一些馬鐙,至少必須要有七千套以上。”
“右賢王,李某方才已經說過了,一套也沒有。”
去卑臉色已經有些不好看了,談生意沒這個談法的。上頭的單於和其他首領們都已經上了心,我說七千,打個五折我們再繼續慢慢熬也還可以啊,直接回絕這就有點太不夠意思了。
“隻不過,如果右賢王和單於想要馬鐙,其實也不是不行的。”
去卑心情如同坐過山車一般,乍憂乍喜,這李中郎說話也是一句話大喘個粗氣,叫人緊張得很。
李璋緩緩說道:“我主的價碼是交還天子,馬鐙乃是我治下流民營所產,我的價碼乃是用來交還你們的戰馬和俘獲的漢人百姓。兩套馬鐙換一匹戰馬,兩個漢人百姓換一套馬鐙。你們拿得出多少人和馬來,我便拿得出多少馬鐙來。李某哪裏不止產馬鐙,刀槍箭簇等應有盡有,同樣是用來交還戰馬與俘獲的百姓,隻要你們肯換,價碼也是好說。”
“馬匹?漢人百姓?”
去年幹旱,草場的野草幹旱枯焦,光是餓死的牲畜便以萬計。匈奴人別的財富沒有,馬匹則多得是。
李璋叫親衛從倒下的戰馬身上取下一套馬鐙來,放在了眾人麵前:“李某有言在先,這些交換是私下之事。無論是交換天子,還是李某於貴部交換馬匹、人口。不希望這些事情被太多的人知道,如果有人知道李某暗地裏給貴部提供馬鐙,加強貴部的戰力,會對李某很不利,這樣的買賣以後也就做不成了。右賢王及諸位首領可否答應這條?”
“那是自然。”去卑立刻會意:“大漢天子乃是我們南下放馬的時候恰好碰到的,至於與中郎之間,隻有勇士與勇士之間的感情,沒有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