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中元五年,樵夫與泰山之麓再遇祥瑞,王急遣人尋之,得神鳥......神鳥可附人之上,使之能言,王異之。
帝中元六年,王因事與帝交惡,欲獻祥瑞於長安,重修兄弟之宜,是年七月,祥瑞附王身,王癲狂而薨......帝聞之,令內外史、醫盡毀檔案,言王乃暴病而薨,諡曰孝。
信息量真大,看得李璋驚出了一身冷汗。
邊上的華佗在一旁說道:“這布帛上的記載,老夫與史筆之學一竅不通,不知是否真實可信,隻是好奇石棺內居然內刻銘文,想來是梁孝王生平之事跡,便拓印下來。李屠戶你覺得是否可信?”
李璋對華佗的理解一點也不奇怪,這個年代的曆史檔案,大多還是收藏在宮禁之中,即便是普通官員,也無法查看皇室檔案,更無法去探尋一個已經死了幾百年的諸侯王的死因,何況華佗隻是一個老中醫,根本不知道這拓印出來的東西到底有多驚人,多震撼。
這“神鳥”難道就是鳳凰嗎?它就這樣把正值壯年的劉武給整死了,李璋回憶起當時與這東西見麵的時候,它利用陳老板的身體說的話,聽上去是多麼的人畜無害......
仔細仔細的再將布帛上的內容看了三四遍,連邊邊角角也小心看了又看,確定沒有遺漏什麼信息,李璋方才小心的把布帛卷了起來收入懷中。
“神醫辛苦了,李某有幾句話想對神醫說,希望神醫務必謹記。”
見李璋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臉,嚴肅的表情帶著一絲驚懼,華佗也感覺到事情比自己想象中更不簡單,眼前的問題已經不是純粹醫學上可以扯得清的了。
“第一條,梁王墓中之事。拓文、碎片、梁王的顱骨,神醫不可向任何人提起,也不可見諸於文牘,否則必將遭來大禍!不止累及滿門,更有可能掀起天下大亂,雖然現在天下已經夠亂了,但是李某說的大亂,不止是戰亂。不管神醫明不明白,但務必請牢記李某之言,不可違背。”
華佗想被老師訓的小學生一般,怯怯的點了點頭。
“第二條,神醫一身濟世救人的本領。李某深知神醫有救治萬民的抱負,但一人之力畢竟有限,李某希望神醫此後便隱居起來,將平生醫術編撰成書,造福後人,此書若成,日後可救治億萬生民,功德無量。我會遣小黑派人保護你,李某他日若有疑難,仍需求助於神醫。若傳有他人欲求神醫救治,切不可前往,尤其是我主曹孟德,否則恐有殺身之禍。此點切記,切記!”
華佗想了想說道:“編撰醫書是老夫多年的心願,若李屠夫肯資助自是再好不過,但要老夫不再行醫救人,這恐怕就......”
“神醫,你可知我主曹孟德喜怒無常,又好沾花惹草,尤好人妻!沾染許多風流之病。你若前去醫治,治不好,必殺你,治好了,怕你宣揚出去,亦必殺你。你若醫治旁人,被我主得知,必然尋你前去醫治,到時隻怕......”
華佗頓時一頭冷汗,繼續怯怯的點了點頭。
“最後一條,至為要緊。神醫那藥粉可還有?多與李某一些,之前的全叫曹嵩那老Y棍給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