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翻臉(上)(1 / 2)

“你便是那李璋?”顏良定睛往城頭望去,見一人站在“李”字旗下,聲音沉穩,似有大將風度。

“顏某在河北多有聽得李璋的名頭,聽說你率數千人便擊潰了數萬黃巾賊寇,算是一條漢子。顏某敬汝勇武,汝若肯順勢而為,交出天子,念在我主及汝主乃故交好友,定不至於與汝刀兵相見。”

李璋輕蔑的笑了一聲,繼續說道:“好一個順勢而為。李某與張太守在安邑與匈奴人血戰之時,幾曾有過你這冀州兵馬?今日我等皆是護駕之人,天子親師。若敢對我等動武,便是襲擊皇駕,圖謀不軌!莫非你家袁冀州,欲行王莽、董卓之事乎?”

顏良一時語塞,倒不是他真對這圖謀造反的罪名有多在乎,這年頭心裏地誰還把這皇帝當一回事?但李璋當著那麼多人麵前這麼說,自己總不能簡單回一句“是又如何?”,要這話這般傳揚出去,估計自家主公真叫自己給坑慘了。

顏良還想再說些什麼,人群裏閃出了一騎,在他耳畔輕聲說了幾句。再看看城頭上嚴陣以待的守軍,不屑的哼了一聲重新回到了軍陣裏頭。

冀州大軍如同潮水一般往後退卻,在城外紮起了營寨,一隊隊的士兵提著各色工具往周邊尋找林木,看上去冀州兵馬是不打算在城下繼續和李璋逗嘴皮子,直接準備打造攻城器械,要用武力解決問題了。

城外的喧鬧傳到了太守府之內,裏頭天子自然也明白到外頭發生的事。楊奉和董承更是表現得無比激憤,曹操也好,袁紹也罷,手裏頭皆是握著重兵。不是這兩位光杆司令得罪得起的,一旦雙方真的廝殺起來,城裏頭的這些人難免會有池魚之禍。

二人但如今除了在天子耳邊嘮叨,想讓天子出麵調停雙方,免除戰事以外,根本說不出其他帶建設性的意見來。

年幼的皇帝一臉木然的看著身邊的兩人,若是皇帝的旨意管用,又怎麼會落得如今這有家難回的境地?即便李璋聽從自己的意思,自己不一樣要被冀州的兵馬所挾持?萬一袁紹此人比李榷、郭汜還要跋扈,當初逃離長安,輾轉一年又是圖個什麼?

劉協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擺手示意楊、董二人什麼都不要再說了,也沒有召喚李璋、張楊前來問話,徑直便回到後堂去了。

城頭上也是緊張萬分,眼看戰鬥在所難免,一旦城破自己絕無僥幸,張楊也把心一橫,以護衛天子為名,將全城上下十四歲以上的青壯全部集結起來,拆除城內的房舍,將磚瓦木料全部運上城頭。

城池被圍,鄄城的補給已是被斷,幸虧一路以來程昱那頭並沒有缺斤少兩,一直不停的自東往西的給部隊提供補給。糧食、箭矢等物足以三營兵馬支用不短的一段時間,這才是了李璋敢於一戰的勇氣所在。

第二天拂曉,戰幕便正是拉開。

仗著兵多,顏良第一波攻勢便是從野王的四個方向同時發起,每個方麵都有數千步兵扛著雲梯向城下湧來,一時間也分不出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