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了雒陽,司隸一帶的白波軍望風歸降。
雖然這座廢棄的都城暫時沒有重建的必要,但領導還是讓曹休留了下來,帶著數千青州軍卒收攏附近投降的匪寇。
值得心安的是,長安方向的西涼軍對張濟的敗逃和雒陽城的陷落,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此時的關中腹地,馬匪們互相攻殺,愈演愈烈。都在爭奪著函穀關內那點點還有人煙和田畝的土地。
對於這次出征,雖然是折損了不少兵馬,曹操心裏還是非常滿意和慶幸的。
一路上從許都傳來的消息,有不少人正盼望著他此戰勞而無功,甚至吃個大敗仗,最好是掉了腦袋的那種。
但看來這次讓許都城裏不少人都要失望了。
兗、豫兩州,各地的農田金黃一片。空氣裏飄散這麥子的香氣。
班師回朝的軍隊從一片荒蕪的司隸又回到了兗州,就仿佛是從荒原戈壁回到魚米之鄉一般。
道路兩旁辛勤勞作的民夫們穿梭不斷,曹操望著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糧田,無法抑製住內心的興奮。
領導這幾天談興頗高,一路上把李璋叫去便走便聊,越聊越覺得投緣。
有意無意的領導還談起朝廷裏那些風雲詭譎的爛事,像在說笑,又像在征求李璋的意見一般。
“世民啊。如此豐收景象,你文采不俗,何不即興吟詩作賦,讓操領略一番何為儒將風流啊?”
吟詩?
唐詩我倒讀過不少,但在漢代並不流行七絕之類的詩詞。一時間也有些卡殼。
看著曹操興致高昂的看著自己,正等著聽自己又來點和他高山流水,兩兩相知的詩句。
道旁的農夫手腳不停的忙活,這遍地的金黃其實最終到他們手裏頭的也不過隻能勉強吃飽,大多數收獲都要收歸各自的莊戶主人或者官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曹操聽罷有些愕然,這不是一首帶有慶賀色彩的詩,更像是帶著滿腔哀愁的唱詠。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曹操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著這句詩,對天長歎了一聲:“世民真懷憂國憂民之心也,操遠不如耳。”
其實李璋也不過是一時想不出來臨時應付了一下,直接翻出這首一千多年後是個小學生都會的《憫農》。卻不曾想領導又上心了,又有點聽出別樣哀愁來了。
“主公,不過是看道旁農夫辛勤勞作,突發其想罷了。天下紛擾,還需主公為萬民多謀福祉。”
曹操點頭笑道:“世民無需遮掩,大丈夫有雄心壯誌並沒有什麼錯。操曾有言,你若不負曹操,操也定不會負你。言語之間無需這般遮遮掩掩,鳥盡弓藏之事,操不屑為之。”
李璋嗬嗬笑了幾聲,吟詩也吟出毛病來了。領導若不是時常盯著自己,自己怎麼會說啥都帶弦外之音。
“世民,你覺得張繡此人我該如何處置?”
張繡?
這話問得李璋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張繡和小五的那層關係,瞞得一時,恐怕也瞞不了一輩子。俘虜他的時候雖然沒有當場搞清關係,但畢竟那時有不少哈士騎和青州軍的人在場。傳來傳去,到頭來沒準總歸會傳到領導耳朵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