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升大二的那年暑假,蘇涵報了學校的一項“彩雲支南”的支教活動,於暑假正式開始之時,踏上了去往小山村支教的道路。

同行的還有張曉雯。

貧瘠的山野,破舊的房屋,鮮活的麵孔,渴望的眼神……

中傳校報以及官網上,蘇涵和張曉雯投稿的照片與視頻點擊率連連飆升,也讓這兩位大一學生成功打響了自己的名聲。

段凱澤注視著視頻中那個陪著孩子們玩遊戲的女生,眸光溫柔,一段視頻看完,他揉了把臉,又打起精神投入到麵前的諸多金融資料之中。

最美的年紀裏,我們都在努力向前奔跑!

KTV包房裏,一曲歌曲唱完,蘇涵忍不住濕了眼眶,張曉雯平時最是大大咧咧,如今卻是第一個崩潰大哭,她們四個人抱在了一起。

“畢業了”三個字,既代表新的生活的開始,也代表著學生時代的結束,今日一別,何時再相見,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大學四年裏,除了過年,蘇涵極少會回寧城,她開了一個微博,假期裏會去旅遊,去外麵走走看看,將自己認為最美的風景拍下來,發到微博上,幾年下來,即使沒怎麼認真經營,卻依舊有了上萬的粉絲。

畢業之後,蘇涵沒有選擇考研,也沒有找工作,在回了一趟林家與南市之後,蘇涵再次背起了行囊,去外麵的世界尋找自己認為最美的風景。

寧城致遠教育公司。

段凱澤開完會,交代完公司下一步的計劃,回到辦公室裏,才長舒了一口氣。

因為段家的背景,權衡之下,段凱澤決定開一家教育公司,從大四那年就開始準備,注冊了公司,在北京各大高校招攬了不少人,畢業之後,公司在寧城正式成立。

至於為什麼不留在北京?

北京競爭壓力太大,寧城雖然不是一線城市,但也差不到哪裏去,近幾年的發展勢頭也正猛,背靠段家這棵大樹,也能少一些麻煩,段凱澤最後還是決定回來。

幸好如今網絡科技發達,公司獨立出的網上一對一教學,有著985和211各大高校學子的名頭,這個項目倒是越來越受歡迎了。

如今已經過了一年多了,公司的事務早已經步入正軌,不出意外的話,再有兩年便能夠上市了。

今年24歲的段凱澤也算是事業有成了。

事情告一段落,難得放鬆,段凱澤拿出手機找到了自己特別關注的那個微博,開始了自己的日常點讚之旅。

蘇涵V:清澈的溪水,玩鬧的魚兒,遠處的青山……願這清幽寧靜的風景,能讓忙碌之中的你,得到浮生半日閑!

【圖片九宮格】

段凱澤看了看微博的定位,知道蘇涵這是又跑到了雲南某個小鎮去了。

蘇涵今年23歲,已經畢業一年多的她,如今已是一位名氣不小的攝影師,上個月在國際攝影大賽上異軍突起,成為了金獎得主,如今多的是網站報社之類的向她約稿。

看著評論裏一群舔屏求爆照的言論,段凱澤難得的歎口氣。

他有自己的事業要去做,蘇涵也有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兩個人如今的交集已是越來越少,一年裏大約也就是年底才能見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