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正月初七吃麵條(1 / 2)

在鄉村有這樣一個習俗,說正月裏逢“七”這天都是“人日子”,是要吃麵條的。而且還講究的是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別為“小人日”“大人日”“老人日”,在這三天都得吃麵條。意思是麵條像繩子一樣,會纏住歲月的雙腿,讓歲月走得慢些,人自然就會長壽;另一層意思是麵條能把人牢牢拴住,任何病魔都拽不動、拉不走,能夠一生平安。總之,“人日子”裏吃麵條圖的就是平安長壽的好寓意。

炊煙嫋嫋,鄉村主婦們早起生火,應該是要動手擀麵條了。特別是家裏有孩子的,更會注重初七的這頓麵,要擀得又長又細,也就是長“瘦”。

張大衛的心裏可對這些習俗不太感興趣,更沒有初七吃麵條的渴望。此刻,他最渴望的就是趕緊補一個好覺,然後吃完早飯全家趕緊回城。

…………

張大衛的頭還是有些暈,昨天睡得晚,而且睡得不夠踏實,加上大清早院裏的各種高調叫喚,他根本睡不著了。當然,也不排除十二小時前豐盛的晚宴中,他多喝了幾杯啤酒。

外屋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一股涼風“嗖”地就鑽了進來。隨即,院子裏的雞鴨鵝狗就炸開了鍋。張大衛聽出來這是大姑張淑琴出去抱柴,準備生火了。

張大衛被吵得實在心煩,揭開被子衝外屋大喊:大姑,你家的大鵝也太能嗷嗷啦,吵死個人了!

“你這孩子,大過年的別說‘死、死’的,多不吉利啊。好在是已經過了‘破五’,這些老規矩也算破了,不然大姑非得給你一嘴巴子不可。”

張淑琴年近六旬,長期生活在農村,有時會遵行一些“老禮兒”。她身體非常好,說話大聲、走路生風。到了當婆婆的年齡,還把自己當成“小媳婦”一樣伺候著全家人,毫無怨言,而且非常高興。特別是弟弟一家的到來,更是讓她開心得不得了,幹多少活兒都不覺得累。

“大姑,我發現你啊,就和我爸一樣,臭講究太多,老腦筋。”

“要不怎麼是一個娘腸裏爬出來的呢?你是不知道,當初你爺爺家教更嚴。像你這樣說話不著調、早晨懶被窩子,立馬拿起樹條子就抽過去了!”張淑琴笑著說。

張大衛揉了揉眼睛,回了句:你們那就是封建統治,家長觀念太霸道。現在是進入了新社會、新時代,老腦筋不管用啦。

“胡說八道!”張淑琴轉臉一笑,接著說,“一會兒大姑給你們擀麵條吃,長長的那種,把我大侄子拴得結結實實的,啥髒東西都拽扯不動。”

“大姑,你說的是啥意思啊?”

“今天是正月初七,是‘人日子’,吃麵條好,特別是對你們這些孩子更好。”

“你看,我說啥來著,這老腦筋又開始作怪了。”

“你這孩子,啥也不懂。”張淑琴笑了一下,歎了口氣,說,“要是真能把所有的人、特別是那些感染病毒的人都拴住,該有多好啊……”

張大衛抬起頭,說:大姑,那你得擀多少麵條啊?

張淑琴苦笑著說:擀他幾天幾夜,就算把我這兩條老胳膊累折了,也值得。可惜啊,你大姑沒那本事,病毒也不聽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