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張大衛的建議很妙(2 / 2)

張沐:是“開放了”不是“放開了”,用詞不當!放開了還了得?

“對,開放了,開門了,開張了——哥哥我請你到歌廳,放開喉嚨給你唱一宿。就算唱破嗓子,也要感謝兄弟的指點迷津。”

“你先別許諾,我還沒想好要不要告訴你呢。”

“好兄弟,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大哥坐蠟?”

“對,我會閉上眼睛的。”

王宇強輕輕給了他一拳,張大衛說出了自己的“創意”——

特殊時期,大家就不能再計較細節了,也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人的具體需要了。不管是水果還是蔬菜,咱們先確定幾樣品種範圍,都是日常需要的,還不是太貴的,然後每五十元一份提前裝好袋兒。當然,蔬菜是蔬菜、水果是水果,不要混裝。然後,這邊兒就告知村裏人,統計誰家要幾份菜、幾份果。反正是每份五十元,裏麵的品種自由組合,有啥算啥,不要挑揀。付賬時,讓來送貨的商家提前準備好收款二維碼,拿一份的掃五十,兩份的就付一百,以此類推。咱們這邊兒就安排一兩個人,一是盯住每個人拿幾份,二是監督是否付款成功。別的沒啥了——最關鍵的就是商家那邊兒工作量會很大,提前要幹不老少的活兒。但是——要是我們和他們講清此次遠程配送的重要意義,不亞於支援前線,相信會得到理解和支持的。畢竟——

張大衛說到這裏停了一下,瞅了瞅正在認真傾聽的老爸,這才說:畢竟現在一根筋的人不多了。

最後這一句,百分之一百二是惹禍的語言,嚇得呂笛雅就是一激靈。好在張沐沒有注意,他正在思考。

“行啊!真不虧是學醫的大學生,解剖到位啊,掰開了、揉碎了、說清了。我看行,村裏人肯定沒問題。就是——大舅媽,賣菜的那邊兒,不知道好不好說話兒啊?”王宇強既高興又有些擔憂。

呂笛雅也麵露難色,說道:難度肯定會有,畢竟會費很多事。

“笛雅說得不對。”張沐擺了擺手,接著說,“我分析了一下,這也正常。你們想啊,他們平時超市賣東西,不也是一份份約秤、一人一人地算賬嗎?大衛建議的這種做法,相當於他們把這些活兒集中到前麵幹了,打了提前量而已。”

呂笛雅:這是你的想法,人家未必是這麼想啊。

張沐:管他怎麼想呢,你不問問誰能整明白?

張淑琴站起身,說:我說一句話啊。別的要求我沒有,王宇強你聽著,反正是劉三富、劉四貴他們家千萬別管!他們願意上哪兒買上哪兒買,在咱們這兒就不行!

張沐:大姐,這是何必呢?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裏可行船。

“我不管這些,我一個家庭婦女沒那個見識,不像你們短頭發——我大侄子也短頭發了,見識就長。反正他們家就不行,愛哪兒告哪兒告去!”

張淑琴的潑勁兒又上來了。

張沐:大姐,做人要大氣。

“大氣是對的,‘氣大’就不好了,傷身。”張大衛接著說,“反正主意我出完了,是好是餿你們自己甄別,買的賣的雙方是否同意,就是你們中間人去協調溝通了,我是不管嘍。早晨起得太早,我得補一覺兒去了,不然下午去給人家量體溫整糊塗了可就麻煩了。”

張沐瞅著張大衛直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