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有些話瞞著母親沒有說,因為她在家裏已經生了一場悶氣。她們家一向吃晚飯極早,小童下班早,一般到家就吃飯。而且,小童的媽從來不吃剩菜的,這也是她一貫的生活方式。
明月左等右等,都不見母親的身影,直到他們吃完了晚飯,母親還是沒有回來。明月洗好了碗之後,帶著孩子在沙發上玩,想想也不確定母親什麼時候到家,便想著不如把菜放到飯鍋裏焐著,免得涼了。
等她再回廚房的時候,那剩菜已經被倒進了垃圾桶,她不好直接問她婆婆,便問小童怎麼回事,小童也坐在沙發上玩手機,一臉懵地搖搖頭,表示他什麼也不知道。明月的心裏便來了氣,盡管自己的母親回來得晚,但也不表示她不回來吃晚飯,婆婆竟然像平常一樣,將剩下的菜倒掉了,這是幾個意思呢?這是瞧不起自己的家人,還是暗示自己,她們家不歡迎母親住在這裏?以她的脾氣,如果開口問了,老太太再陰陽怪氣的,怕是撕破了臉皮,大家都不好看,關鍵是母親暫時要住在這裏,她不想讓母親難堪。她隻能帶著氣對小童說:
“我媽最近都會在我這裏住,以後每天的晚飯是要回來吃的,你對你媽說,剩菜不要倒掉。”
小童“嗯”了一聲,眼皮也沒有抬一下,這算是對她的回應,身體卻仍然窩在沙發裏沒有動。
明月看在眼裏,氣在心裏,她暗想:自己是該出去工作的時候了,孩子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更不是跟自己姓,憑什麼把時間都給了孩子不說,別人還覺得她在家裏吃閑飯,伸手向人要錢的日子,她已經過夠了。想起來今年過年的時候,她想買件新衣服,三個人帶著孩子逛商場,她覺得自己生了孩子後,小肚子有些大,便想著買一件蝙蝠衫,遮擋一下小肚子,結果婆婆橫豎瞧不上,非要建議說買套頭的運動衫。小童拉著他媽出去嘰嘰咕咕了好一陣商量,結果還是得順從她的意思買了那件運動衫,因為自己不賺錢,明月忍下了這口氣,麵對小童的軟弱,她的心涼了好一截。
她記得兩個人剛在一起的時候,偶爾也會鬧個小矛盾,小童總是千方百計哄她開心。其實,有的時候她早就不生氣了,可就是那個勁兒過不去,所以故意的不想搭理他,小童就會一直賠不是,還說生氣的事一定不能隔夜,帶著氣睡覺,對身體很不好。老實說,當初她對小童並沒有心動的感覺,隻是覺得這個人挺好,還是很可靠的,加上母親的催促,身邊也沒有合適的人出現,她覺得這個人應該可以共度一生的;後來呢,孩子出生後,她的注意力確實也多半轉移了,很多時候也忽略了小童的感受,而他呢,除了上班,回來就像個甩手掌櫃,能不操心的事,他盡量裝眼盲或無知,家裏的一應大小事都是自己去處理。或許是大家都累了,在日積月累的雞毛蒜毛上,小童不再想起什麼“帶著氣過夜不好”的話,甚至連明月自己都有些記不起這些了,在麵對婆媳之間的一些生活習慣不同,或者是其他的矛盾時,明月認為應該要講道理,小童卻隻能以沉默來回應她。他的這種沉默,對明月來說,就是一種默認對自己的輕視,在她與他母親的問題上,她覺得小童已經明示了他的立場,沒有道理可言,隻有孰輕孰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