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商量梅香的去處(1 / 2)

兒女大了,相伴身邊的感覺,是父母最欣慰的時候。梅香這次不用忙前忙後的跑了,安安心心在家裏做些雜活兒,等到孩子們把菜洗淨弄好,她再切剁好菜和肉,在鍋裏炒熟了餡料,又將米粉燙熟,接著便開始包粑粑。

燙米粉和包粑粑這兩件事,二妹是半點也不懂;明月呢,讓她做些輔助的活兒是沒問題的,但是,讓她包粑粑,要是在從前,她是一點也不願意,不是學不會,是不願意粳米粘手。今年卻是不同了,她竟主動地過來要跟著母親學習。

“明月這是長大啦!”二妹溫和地笑著說。

“那是啊,活到老學到老嘛,趁著我還沒老。”明月的小嘴巴巴的說著,母女幾人說說笑笑,做事也不覺得累。

雲兒一直到傍晚才領著安安回了婆家,坐在婆婆身邊問有沒有什麼需要自己的幫忙的,梅香笑著說:“你先歇一會子,晚一點就可以吃粑粑,這麼多人呢,不用你幫忙嘍。”

“喲,還客氣上啦,你也不會做啊,真假。”清風一麵跟兒子玩,一麵說道。

雲兒白他一眼,沒有說話。兩個人昨晚上已經和好了,清風哄人的工夫是極少有對手的,那天要不是一時賭氣,倒也不至於鬧到摔碎了手機屏的地步,如今的一切舉動是為了家人節下的和睦,何況也確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能得個太平日子,就裝個糊塗過去算了。

二妹趁太陽落山之前,拎著一袋子的粑粑回學校的家裏了。本來說要帶生的回去自己炕,梅香也明白她那個小鍋裏能炕上幾個呢,娘家到現在還是堅持燒大鍋,柴火燒起來也好把握火候,便給她炕熟了一鍋帶回去,後麵每天蒸熱了就能吃。

說到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大家都忙著做送灶粑粑,可白天沒有富貴的事,到晚上,等粑粑快要熟了,他就得開始忙活:剪小麥芯子十二根(閏年都得十三根)、生黃豆十二粒、一碗清水和一小碗的紅糖餡的粑粑,備齊後都放在灶台上,又點燃一掛一百鞭的小炮仗,再磕上三個頭,作幾個揖,這種儀式便是祭灶神;水和小麥芯(杆)子是用來給灶神的坐騎當飼料的,以此來請灶王菩薩“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

隨著時代的變遷,孩子們已經淡化了這種儀式,因此,每年的今晚,都是富貴一個人重複著這一係列的動作。

明月最愛吃的便是紅糖餡的粑粑,看著大家吃鹹菜餡、豆腐餡、豬肉豆腐餡、雪裏蕻豆腐餡,她隻是喝著茶水坐等著。

“你這丫頭真是矯情,不會先吃一個別的餡麼!”清風邊吃著粑粑邊翻了明月一眼。

“我就等啊,關你什麼事呢,我樂意,咋滴?”明月從來不甘示弱。

梅香站起來說:“差不多了,菩薩也吃好了,我去端過來,就是個意思吧。”

明月又回翻了清風一個白眼,清風搖搖頭。

自從出去打工後,直到後來嫁人生孩子,明月已經有許多年沒有吃過送灶粑粑了,她依然沒有改變自己對甜食的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