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李家(五)(1 / 2)

等到再跟王嬸兒交談之後,李媛媛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王嬸兒是個看著就很爽利的婦人,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說起話來劈裏啪啦,李媛媛的運氣還是不錯的,雖然碰見個沉默是金的妹妹,馬上就來了個話嘮的鄰居補上。

李媛媛隻需要禮貌的說上一句:“勞煩嬸子了,”甚至底下的客套話還沒說完呢,王嬸兒已經開始往外倒豆子了,每次提到孩子們及那已經逝去的三個長輩時,孩子們的眼淚更是讓她憐惜,於是,說的更多了。

王嬸兒安慰人的技能雖然不合格,講故事的功力還是不錯的。

至少李媛媛已經把這李家所有的事情了解的差不多了。

如果說一開始聽到自己居然叫“招弟”這麼戳的名字是拒絕相信的,那麼再接著聽到帶弟、來弟、盼弟完全就無力吐槽了,雖然不可能見到這個身體的父親了,但是從這名字上也完全能夠勾畫出一個盼子成魔的農家漢字模樣。

可是,就是這麼個父親,雖重男卻也不輕女,十年無子的情況下,對自家媳婦依然愛重體貼,對體弱多病的長女更是傾全力延醫問藥,從沒放棄過。

可以說,這個家的大半家產,是花在了這母女二人身上,到最後,更是因為招弟這一次病的凶險,連續臥床十幾天下不了地,人更是昏迷的時候多,清醒的時候少。

連一直替她們看病的老大夫都說這次大概是不好了,隱晦的讓他準備後事,才有了他冒著危險去采那還魂草的事。

可以說,是他拿自己的一條命換了招弟的這條命。

招弟這一醒,人是沒大礙了,隻需要好好的將養就行,李媛媛不必為自己的生命擔憂了,心情卻更為沉重。

如果說從最起初有了完成原身照顧弟妹的心願的想法,是源於對這麼小的孩子失去母親的憐惜,以及滿足於同情弱小所帶來的自我肯定自我認同,享受一份“施”的快樂的話。

那麼當現實際情況出了自己的預計,不隻是需要自己“給予照顧”就行,而是一份自己肯定背負不起的重責的時候,她是想著退縮的。

畢竟,即使她占據了別人的身體,可是,終究跟這幾個孩子還是初次相見的陌生人,給予力所能及的同情與幫助是幾乎所有心腸不壞的人都能夠付出的,可是,要為他們付出所有甚至是透支,而這個期限還看不到頭,有如一個無底洞,願意的人怕就沒幾個了。

李媛媛本來就不是聖母體質,這種事情,她是做不到的。當然,她不是要扔下這一切撒手不管,隻是想著,總應該有幾個願意收養這些孩子的親朋故舊的,雖然寄人籬下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但是這也的確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至少,她會先觀察才送人,總是要比那些被拐被賣,被送去做童養媳的強,當然,剩下特別小的不會做事沒人收留的,她會跟他們同甘共苦,大家一起捱到實在捱不下去再多。

可是,還沒有讓“施”與“舍”感動自己呢,她是實實在在的“受”了“得”了,別說李大郎為的是自己的女兒招弟,現在活著的畢竟是她李媛媛,在這份付出生命的沉重父愛下,她沒辦法厚顏無恥的說服自己這一切跟自己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