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田野風向(1 / 2)

征兵前一日,子玉騎著馬在田野裏轉悠,瞧一瞧今年的莊稼長勢,今年的雨水似乎比往年少了些,子玉一邊看著,一邊在心裏估算這些糧食大概能養活多少人馬。

那些附近的農人都對他十分好奇,不知從哪兒突然冒出個年輕人,這幾日都在這些田地裏轉悠,頭發亂七八糟地捆在一起,衣服倒也素淨,但看上去不像是個貴族公子哥。大家問他哪兒來的,在這裏幹什麼,他也隻是笑而不答,隻管問這些農人今年的雨水如何,陽光如何,有沒有蟲患……這些人便猜測他興許是管理莊稼的小官吏,剛剛到此上任,還在熟悉情況。

這一日正午的太陽正毒辣,幾個農人都躲到大樹下麵乘涼,喝著涼茶嘮嘮嗑,說說最近的戰事,不過討論的最熱鬧的當屬明日的征兵日。由王軍率先開始,其次幾個氏族相繼開始征兵,除了各自的封地,在郢都當中也設立了招兵的場地,往年的征兵季說到底也是幾大氏族關上門自家的事,但今年的征兵季有了由雲子徒弟的加入,變得分外引人注目,郢都城中街談巷議,都在猜測由雲子的徒弟能拿到怎樣的官職。

“要我看啊,最多也就當個百夫長,這由師父雖然都說他厲害,但誰也沒見過他是不是真有傳聞中的那麼厲害,興許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名聲故意編造的呢,這郢都城裏麵這樣的事情還少嗎。”一老漢用手掌使勁給自己扇風,不屑地說道。

“那你就亂說了,我堂姐家的小孩就在他那裏學武藝,都多少年了,我前段時間還見過那孩子,厲害的不得了。那時我們讓他娶妻生子,就別回去學武功了,誰知道他死活不答應,硬是要回去,現在可好了,能去征兵了,哈哈,幸虧沒聽我們幾個的。”一個較年輕的農人應道。

“那孩子叫啥名?”

“姓石,名東楊。是個了不得的孩子,性格倔強的很啊,一般人很難影響到他。”

老漢一聽有些不樂意,斜瞥了青年人一眼:“這再厲害,貴族子弟就是貴族子弟,鄉野賤民就是鄉野賤民,血統這個東西是改不了的。”

“哎,我說你這個厲老爹,你兒子是個偷蒙拐騙的,你就不盼著別人點好啦,你要是不樂意也讓你兒子去由師父那裏拜師,然後征兵去啊。”一個皮膚黝黑的女人打趣的說道,那厲老漢的臉一下子就耷拉了下來,把頭扭到一邊,不再多言。

青年人急忙打圓場道:“厲老爹說的也不錯,這征兵考核,考的東西還挺多,又不是比武決鬥,這貴族子弟的學識自然是比鄉野之民高的多,且莫說百夫長,就算是能當個伍長,什長,甚至是小兵,也是為祖上添光啦。”

“這倒也是,這普天之下,有誰聽過哪個大國敢這麼做的,除了咱們楚國,雖說比中原國家還比不了,但是中原國家裏麵,有哪個敢這麼做的,沒有。”

大家齊齊點頭,子玉對最後一句話充滿了興趣,問道:“為什麼楚國比不上中原國家?”

眾人看向子玉,有些奇怪,厲老爹答道:“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從武王那一代,咱們楚國一直都想北上中原,卻一次次被打退回來,遠的不說,就說去年,那齊侯帥八國聯軍來攻打楚國,大王還不是派屈完大夫前去議和,真要比得上,那八國聯軍還敢來嗎?”

“而且你看看議和之後,楚國還有啥動靜嗎?沒有,看來以後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南方啦。”

“原來如此。”子玉點頭表示讚同,這郢都算是楚國消息最靈通的地方,他對天下大勢早已從成靈脩和巫女那裏獲得,但要說人心所向,隻有在郢都才能了解清楚。

“不過眼下大王打開了軍營這個口子,看來風向要變啦。”一個坐在角落裏的老者慢悠悠的說道,他望著天空,眯眼瞧著那同樣慢悠悠的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