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機緣巧合(2 / 2)

葉九卿從葉知秋口中得知我們三人失蹤前去過青木川,因此著手調查和青木川地下祭壇有關的事,結果和葉知秋一樣追查到盧生的身上。

“知秋已經告訴過我們,建造地下祭壇的人是秦始皇,監工的事盧生,而在地下祭壇完成後,盧生就銷聲斂跡。”我點點頭。

葉九卿說他和我想的一樣,這麼隱秘的祭壇完成後,參與修建的人勢必不得善終,盧生就成了唯一一個知道祭壇秘密的人,因此葉九卿打算從盧生的身上往下追查。

“兩千年前的事,就知道一個名字,怎麼查啊?”宮爵問。

“趕巧了,封承之前是教書先生,而且來頭還不小,文革的時候被打成五類分子,被一群紅衛兵打的隻剩下一口氣,我從牛棚中把他救回來。”葉九卿不慌不忙的說。“在得知青木川地下祭壇和盧生有關後,封承回憶起一件事,他被流放改造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同樣被批鬥成五類的人,閑聊中那人告訴封承,自己的先祖便是盧生。”

我就知道學識淵博的封承有些來曆,可從未聽他提及過,能被打成五類的人,多少都有些本事,之前一直奇怪向封承這樣學富五車的人怎麼會幹盜墓,沒想到他和葉九卿還有這樣的淵源。

葉九卿接著往下說,那人也是才高八鬥的學者,被打成五類惶惶不可終日,和封承一見如故便給他說起自己的家事。

最開始這人並不知道先祖是盧生,他是曆史學家,祖上就是名門望族,傳到他這一代趕上紅色革命,紅衛兵打砸他家祠堂時,發現一本封存的家譜,他從家譜中追根溯源竟然發現自己是盧生的後人,不過從盧生那代開始變隱姓埋名。

他家曆來都要求子弟熟讀家訓,說是先祖遺留,勸告後世子孫詳讀四書五經可得曠世之寶,最開始那人以為先祖的意思是,熟讀聖賢書修身齊家平天下,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含義。

可最後他竟然在家訓中發現秘密,先祖所傳家訓每一行都有兩個數字,這人靈機一動把這些數字和四書五經中的文字比對,竟然得到一句完整的話。

意思是說盧生把一樣價值連城的寶物埋藏在祖山,祖山就是祖墳的意思,那人大喜過望多次前往祖墳查探,可卻一無所獲,後來被批鬥,家中祠堂和祖墳都被砸毀,那人痛心疾首知道先祖遺留的寶物從此銷聲斂跡,便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封承。

封承當時並沒在意,這一次聽到青木川的地下祭壇居然和盧生有關,這才想起那件陳年往事。

“我們在祭壇中找到一個玉匣,裏麵除了青銅龍馬外,的確還有一個空白的凹槽,裏麵的東西被人拿走。”田雞欣喜的看著葉九卿。“指不定就是盧生在家訓中提及的寶物。”

“時間隔的太久,封承當時奄奄一息根本沒在意,隻知道那人的名字,所以我們這段時間一直試圖找到那人,暫時還沒有消息,不過封承說記得那人提及過祖山的位置,已經派人走訪查探。”葉九卿信心十足的點頭。“地下祭壇既然出現羽龍,想必也和月宮九龍舫有關,盧生從祭台中帶走的東西非同小可,一旦找到指不定能有月宮九龍舫的下落。”

“我們本來打算繼續跟進,葉哥擔心你安危一直心神不定,這麼重要的事都放下,就想趕回來看看你有沒有到家。”將軍在門邊冷冷的盯著我。

“我……”這事是我太急躁,沒顧及葉九卿和將軍的感受,我問出那些話時我很艱難,可相信他們聽到比我更難受,一時間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能平安回來就好。”葉九卿一臉豁達,一笑而過穿起葉知秋送給他的鞋,走了幾步心滿意足。“這閨女沒白疼,這鞋大小剛合適。”

“今兒您過壽,我給忘……”我埋下頭感覺有些對不住葉九卿,他對我掏心掏肺,結果我居然狼心狗肺。

“葉掌櫃,您是前輩,不知道您今天大壽,宮爵在這兒祝掌櫃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宮爵站起身彬彬有禮。

“掌櫃,他說的都是空話,等咱把事處理完了,我帶您去昆侖金闕,裏麵滿屋的寶貝,你隨便挑當是給您過壽的大禮。”田雞實誠沒那麼客套。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葉九卿是老了,往後就是你們這些小輩的天下。”葉九卿豪氣幹雲爽朗大笑。“榮華富貴我這輩子夠了,今兒真想我高興,你們三個就好好陪我吃頓飯,不醉不歸。”

走到門口將軍叼著看我還是氣不順,吸的太狠嗆到肺裏劇烈的咳嗽,我退回來從他嘴角把扔在地上踩滅:“別抽了,再抽你連打我力氣都沒有。”

將軍一愣,捂著嘴咳嗽的更厲害,我拍拍他的背,發現他身體有些僵硬,他這麼強橫的人臉上竟然也有柔軟的時候,瞪了我一眼,目光落在我嘴角。

“痛不?”

“我瓷實,就怕隔到你手。”

“王八蛋,嘴裏一輩子沒句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