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曹華雖然發現盧生留下的線索,可自始至終都沒有領悟其中的含義,東西應該不會藏在墓裏。”宮爵聰慧一點就通。“那藏寶於祖山這話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您老就當我亂說,對錯您就聽,千萬別放心上。”田雞話多,心裏想到事憋不住,估計是擔心說錯又會被封承數落。“咱們會不會想太複雜了,就按字麵上的意思,指不定盧生就把東西藏在望月山某個地方。”
“盧生留下線索,分明是希望後世子孫找到藏匿的東西,如果隨便藏在望月山,一來可能被外人無疑得到,二來望月山這麼大,藏一件東西倒是簡單,可要找就是大海撈針。”我搖搖頭否定田雞的想法。“總不可能讓後世子孫就憑一句模棱兩可的話,把整個望月山都挖一遍吧。”
“曹華迂腐還情有可原,你好歹在當鋪被**十多年,都說十年磨一劍,我看你這把劍鏽鈍不堪難成大器。”封承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怨念寫在臉上。“盧生是什麼人?”
“盧生是秦朝方士啊。”宮爵回答。
封承沒有應答而是目不轉睛看著我,他是在提點我,我在心裏反複思索封承的話,所謂方士,就是有方之士,持有方術,東漢後始將方士叫成道士。
而方術也就演化為道家五術,千古流傳博大精深,分別是是山、醫、命、相、卜真。
五術與易相伴為伍,命、卜、醫、相常用來濟世渡人,以成就三千功行,而相術又分為一為相天,二為相地,三為相人。
“相地!”我眼睛一亮抬起頭終於想到。“盧生是方士,必定精通五術,他藏寶祖山,而祖山為陵山,選址一定注重風水,而相地又被稱為堪輿,盧生選在古陶隱姓埋名一定不是隨便的決定,想必和這祖山的風水有關,他藏寶的地方也應該和風水有關!”
“還算開竅,掌櫃教你探墓,其中便有望氣一說,古葬奉行風水寶地之說由來已久,陵墓也多選在風水上佳的地方為的便是福澤後人,盧生是有名的方士,定在祖山風水上下足了功夫。”封承點點頭低聲說。“那你看看這望月山風水如何?”
“搞了半天不是來挖人家祖墳,您老也是的,讓我來看風水就直接說,兜這麼大圈子。”我長鬆一口氣嬉皮笑臉說。“這事幹嘛讓我來啊,掌櫃才是行家。”
“你師從掌櫃十年,不指望你能青出於藍,但掌櫃對你傾囊相授,你也應該可以獨當一麵。”封承嚴厲看我一眼。“今天就當我幫掌櫃驗驗你這十幾年都學到什麼。”
我硬生生把臉上的笑收回去,站在山上四處認真觀望,陰宅的風水堪輿很有講究,葉九卿從小教我,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借助月輝剛好能把望月山風水全貌盡收眼底,這裏層層山巒連綿不絕遮擋住風,而惠濟河在下川流不息能聚集生氣,望月山雖然不是什麼風水龍脈可依山傍水定有吉地。
我望向遠處,那是望月山一處山勢折疊的地方,兩座山峰左右並立前麵是低緩的平坡,後麵高聳的山體寬厚浮重,惠濟河在這裏迂回形成一個不大的水潭。
左邊山峰靠水而立華美秀俊像一匹駿馬,這被稱為是青龍背上馬托人。
在山前彙聚成潭的河水光潔如鏡,遠遠望去泛著青波猶如一台硯台,水潭兩側有矮丘左右拱立,這是案有硯台簽筒,左右二童攻書,是文曲之地。
後麵是一座寬厚浮重的大山,如同屏障巍峨聳立剛直不斜,在堪輿風水中稱之為禦屏駙馬。
“望月山是難得一遇的青龍轉案過穴,就是十九貴穴之一的回龍顧祖,先人下葬在此地後人必定昌隆富貴。”我轉頭看向封承信心十足。
“你能看見的但凡有些堪輿本事的人都能看見。”原本以為能博得封承好歹半句誇獎,結果還是冷言相對。“盧生是方士,秦皇能為之器重必非同凡響,如此淺顯的風水盧生不會在意,藏寶於祖山,定是別人看不見的風水之地,還有!你說葬此地後人會昌隆富貴,那你就想想曹華是怎麼死的,而且據我打聽,曹姓善終者少之又少。”
君不賤說:
祝各位書友周末愉快,看留言書評,有朋友說這本書格局越來越大,跟過我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敢挖坑,就一定保證會填上,所以請放心入坑,管埋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