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庚看到這好消息,打從內心開心,學生真的不容易,很努力的那種,以前,在學校的時候,連高中分數都達不到的,現在考上了本科大學,這真是難得的事情!
其實,就這接到這樣好消息的同時,也有學生開始訴苦的。
楊庚以前的另一個學生也發來消息。
學生:老師,我被我媽罵了。
楊庚:為什麼呢?你不是乖乖地在打工嗎?
學生:是啊,我老爸安排我在工廠打工啊。
楊庚:哪為什麼還要罵你?
學生:我撒謊了。
楊庚:撒什麼謊了?
學生:我騙我媽了,我本來是一小時16元,我說一小時隻有10元。
······
學生:我爸爸說了,這是我高三最後的機會了,如果考不上大學,然後······
楊庚:其實,你爸爸也是一份苦心,讓你體會出社會的不容易啊。
······
這個學生其實是在職校就讀的,學習一般般,智力也是一般般。如果說,硬是逼著她考上大學,不是非常現實的。
因為,你要一個智商平平的人考上大學,對於她來說,肯定比登天還難。
當然,如果她拚命是學習每一天的話,也許可以考上也不一定,這個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
但是,在楊庚多年的教學經驗中,這要真的成才,確實難度極大!有的時候,不是學生不努力,而是真的智力的問題,這個社會是多元的,什麼職業都需要人。
隻要她或者他走出社會,找到合適自己的崗位,沒有給社會添多少麻煩,他或者她,有足夠養活自己的能力,其實,這已經很好了!
楊庚受到學生這樣或者那樣的信息很多,也許是楊庚生活中的一個常態。
學生在校讀書的時候,老師家長都是苦口婆心的勸,但是,學生的心智年齡並不成熟,根本不知道社會上生存的艱難。
在校在家時,都是抱著一個玩的態度,等自己快要踏入社會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一無所長,心中充滿了惆悵!
楊庚覺得,教育要讓孩子適當地接觸社會,讓他們知道社會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陽光燦爛,也有陰霾,有烏雲密布,也有雨天,更有暴雨如注的天!
讓他們嚐試一下社會上的各種職業,然後,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
可惜,這種成本很高,幾乎不可能實現,隻是理論上成人告訴他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其實,很多聰明的孩子就在這漫長的過程中走向另一條路。
其實,那位家長認識到了這一點,讓自己的孩子體會艱難的生活,打工。打工,至少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艱難,生活沒有那麼容易,以後,回到學校,想到打工是那麼艱難,自然會認真些。
但是,讀書,有時候,天分也需要。
有的人,天生就是讀書的料,她或者他坐在那裏,靜心地聽講,計算,閱讀,作業。
但是,有些人,就是坐不住,他們心裏總是被外在的東西誘惑,手機,遊戲,電視,電影,各類運動等等。
每一個人,都由年輕走過來,怎麼樣才不被外界誘惑,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