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的首映禮的確體現出了福克斯的誠意。
這部文藝片在好萊塢中國劇院舉辦了首映,現場邀請來全好萊塢最有名的影評人、數十媒體,參加了首映的還有很多明星,包括即將在逆轉未來中與修月合作的詹姆斯.麥卡沃伊、尼古拉斯.霍爾特(他也是詹妮弗.勞倫斯的男友)、艾倫.佩吉等人,迪克蘭也結束了海外拍攝趕了回來。
對於文藝片來說這樣的陣仗有點大,如果電影評價不好就丟人了——好在電影本身質量得到了認可。同期上映的電影中沒有特別吸引人矚目的,雖然《布魯克林》題材不是特別能吸引人進入電影院的那種,此時的大表姐也未成為全球小花第一人,但有著修月出品的招牌、口碑本身不錯,還是讓《布魯克林》順利奪得九月的票房冠軍。
整個九月,片子取得1.1億美元的北美票房和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不是很亮眼,但對文藝片來說已經交上滿分卷,詹妮弗.勞倫斯在片中的精彩表現更被認為可以衝擊一下奧斯卡提名——這位90後女演員在2010年就憑借《冬天的骨頭》入圍過最佳女主角提名,隻是最後沒能獲獎,輸給了《黑天鵝》的娜塔莉.波特曼。
衝擊獎項的電影分三種類型。
一種是靠電影劇情、導演掌控力為主的,這種影片最典型的就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拿下多個獎項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可關於主要演員的獎項一個沒拿,甚至入圍都沒有;第二種恰恰相反,大女主戲、大男主戲,劇情可能很簡單,但相當考驗演員對角色的理解、自身的演技,所以這種電影可能不會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但能夠殺下眾多獎項的影後影帝獎,比如《玫瑰人生》(雖然該片也拿下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但奧斯卡、金球獎等好萊塢頒獎禮它隻入圍了女主角和化妝服裝類);當然這兩種都太極端,更多的是第三種,劇本好、導演能力好,同時角色也塑造地好的,比如《斷背山》《國王的演講》之類,最牛的是《泰坦尼克號》,甚至連技術類大獎也一並入圍。
這其實都看導演個人能力,好比李安,典型的導演能力卓絕,舉個例子,湯唯在李安的鏡頭下就非常美、非常有魅力,可脫離了李安的鏡頭,她在其他電影中的表現往往不盡人意,而將於2012年才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是典型中的典型。
但往往頂級導演也與頂級演員、頂級團隊合作,李安是比較特殊,他個人很喜歡與新人、或者沒什麼名氣的演員合作,而且也能tiao教出他們來,但大多數的大導合作對象都是a-list,於是好的導演、好的演員、好的團隊加在一起才能組成一個好的劇組,拍成一部好的電影,所以能夠橫掃頒獎禮的影片絕大多數都是第三種獎項片。
那麼《布魯克林》屬於哪一種?
準確來說其實是第二種,因為真論劇情,它略有單薄,是靠女主角的內心戲撐起來的,自然也可以說是靠詹妮弗.勞倫斯撐起來的。
但修月本身的導演功力也不容小覷,所以它並非隻能衝擊女主角類獎項。
“沒有恒久的鄉愁,隻有身份的轉化。”
“愛爾蘭的小鎮生活,紐約的大城美夢,酒館老板吉姆,意大利裔水管工托尼,都在一念之間。”
“故事本身很簡單,但拍得很動人,對愛情的刻畫細膩又溫馨。托尼是大洋彼岸不確定的美好,吉姆是家鄉平淡的溫存,愛麗絲的掙紮,每一個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的靈魂都感同身受。”
“一部好電影,值得四星。我想每一個離鄉的人都能體會到女主角對大城市的向往和對故鄉的留戀。”
“一部關於愛情與鄉愁的電影,畫麵美麗,詹妮弗.勞倫斯堪稱好萊塢新生代演員中最有潛力的人。”
“忐忑不安、猶豫、想找個依靠卻放不下家鄉...《布魯克林》能夠引起人的共鳴。”
很多人給出了讚!
當然批評者也不在少數。
故事本身的確簡單,而且女主角的故事單獨摘出來看很“綠茶婊”...不喜歡的人就是不喜歡。
這部電影的影評,兩極分化相當嚴重。
喜歡的人很喜歡,從畫麵從演員從劇情從故事透出的淡淡猶豫和憂傷...他們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切;但是討厭的人很討厭,覺得女主角“綠茶婊”,故事無聊透頂,隻是講述一個綠茶左右搖擺...
第一次,修月的電影在豆瓣評分低於八分。
——豆瓣給出了7.6的評分,而imdb是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