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郭汜引著敗軍回去,正好撞著了李傕,便對他說:“楊奉、董承救了皇帝皇後的車駕,前往弘農去了。若是他們到了山東,站穩了腳跟,就必然布告天下,命令諸侯共同來討伐我們,那我們的身家性命估計都不能保住了。”
李傕想了想,便是說道:“如今張濟的軍隊占據著長安,我們也是沒有可能回去西涼了,不如我和你聯手,將皇帝擊殺,然後平分這個天下,你覺得怎麼樣?”
郭泛當然是大喜,於是二人合兵一處,一路上燒殺搶掠,所過之處都被洗劫一空。
楊奉、董承知道賊兵遠遠趕來,於是勒兵回馬,與賊兵在東澗大戰。
李傕、郭汜商議:“我們兵馬眾多,他們兵馬孤寡,我覺得可以用混戰的方法取勝。”
於是李傕的軍隊在左邊,郭汜的軍隊在右邊,漫山遍野,蜂擁殺來。
楊奉、董承兩邊出兵死戰,剛好保護得皇帝皇後的車駕出去;其他百官和宮人,朝廷的符冊典籍,一切禦用之物盡皆拋棄了。
郭汜引軍進入弘農,肆行劫掠。
董承、楊奉保護皇帝皇後的車駕走入陝北,李傕、郭汜分兵趕來。
董承、楊奉無法,隻得一麵派人與李傕、郭汜講和,一麵密傳聖旨前往河東,急召以前的白波帥韓暹、李樂、胡才三處軍兵前來救應。
那李樂也是個嘯聚山林的賊子,如今不得已而宣召了他。三處軍馬聽說天子赦罪賜官,怎麼可能不來?都開拔了本營軍士,前來與董承、楊奉相見,準備再攻取弘農。
李傕、敦汜所到之處,劫掠百姓,老弱者殺了,強壯者充入軍隊;臨敵之時,他們便驅趕民兵在前,取名叫:“敢死軍”,因此賊軍勢力浩大。
李樂的軍隊先到,與賊軍相會在渭陽。但是郭汜卻是立刻命令軍士們將衣服物件拋棄在道路上。
李樂的軍士本就是山賊出身,最為珍愛貴重之物,現在看見衣服滿地,都爭著前往奪取,隊伍盡皆走失。
李傕、郭汜兩支軍隊圍來,四麵混戰,李樂的軍隊大敗。
楊奉、董承遮攔不住,隻好保護著皇帝皇後的車駕往北方敗走,背後賊軍繼續趕來。
李樂著急地說:“事情緊急了!請天子上馬先行!”
漢獻帝說:“朕不可以舍棄百官而去。”
眾官盡皆哭泣著相隨。
胡才被亂軍所殺。
董承、楊奉看見賊兵追趕緊急,請求天子放棄了車駕,步行到黃河岸邊。李樂等人尋得一隻小舟作為渡船。當時天氣嚴寒,皇帝與皇後被人勉強扶持著到達岸邊,崖坎又高,不能下去船中,後麵的追兵將要到達。楊奉說:“可以解下馬的疆繩,接連起來,拴縛住皇帝的腰部,放他下船去。”
人叢中,國舅伏德挾持白絹十數匹到達,他說:“我在亂軍中拾得這絹,可以接連拽扯輦駕。”
行軍校尉尚弘用絹包住皇帝及皇子以後,命令眾人先掛了皇帝,往下麵放去,因此漢獻帝得以下船。李樂仗劍立在船頭。伏德背負著他的妹子皇後下到船中。岸上有不得下船的人,又爭相扯住船纜不放。李樂將他們全部砍落水中。渡過了皇帝和皇後,再放船渡過眾人。爭相過渡者,都被砍下了手指,一時間哭聲震天。渡過彼岸,皇帝左右隻剩得十餘人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