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滎陽前線(1 / 2)

等韓楚回到私人位麵,虞姬已經將兩個西秦嬌嬌女訓得服服帖帖。

又和三女廝混好幾天,享盡豔福,韓楚這才重新切入楚漢爭霸節點。

滅魏王豹並沒有消耗劉邦多少力氣,他隻派了韓信和曹參。

韓信也不負眾望,玩了一手聲東擊西,自己吸引魏軍主力,曹參暗中渡江下手偷襲。

前後夾擊,滅了魏國,俘虜魏王豹、薄姬。

打了一場勝仗,韓信再接再厲,帶著張耳,出井陘,與趙軍主力對決。

有人或許認為韓信的成功都是偶然,譬如這場仗,三萬人打二十萬。

他們穿梭到這場戰爭當中,殺掉陳餘,並偽裝成陳餘的樣子,采用李左車的意見,派一支精銳奇軍,偷襲韓信的後背糧道。

哪知道不論派誰出去,都被張耳勸降。

韓信手底下隻有三萬新兵,才會玩背水一戰。

等他有了一支可以信賴的老卒,哪裏會跟穿越者多扯什麼,直接打上來就贏了。

天下第三名將是劉邦,但劉邦在韓信眼裏,最多領兵十萬,多了就是災難。

不論是陳餘還是穿越者,他們帶著十幾萬趙軍,在韓信眼裏,和高位截癱的病人差不多,一腳就能踹翻。

將兵百萬如一人,連營百裏,攻必勝,戰必取,這就是韓信。

當然這是韓楚的私人時空,井陘之戰還是曆史上的那個無數騷操作的大戰。

此戰韓信把它分為七步。

第一步,趁天沒黑,早早地來到河對岸紮營,這是為了讓趙軍放鬆警惕。

第二步,派一支兩千人的輕騎,趁夜渡河,藏在一邊。他們每個人都帶著一杆紅色漢旗。

第三步,派一支萬人部隊先行渡河,在河邊列陣。因為陳餘和張耳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沒有看見張耳,陳餘不會玩擊其半渡的把戲。

第四步,親率主力渡河,在井陘關下列魚鱗陣,打出自己和張耳的旗幟。

第五步,陳餘率軍迎戰,打半天,佯敗,丟掉旗幟和軍鼓,用戰利品和張耳的性命,刺激趙軍全軍出擊。

第六步,敗退到河邊,那一萬人的軍陣擋住追兵,讓慌亂士兵有時間想明白局勢,不拚命,就死光。於是再次展開大戰,三萬求生的漢軍硬拚二十萬趙軍。

第七步,陳餘覺得有些不對,率軍回撤。就在這時,兩千輕騎殺到趙營,拔旗易幟,趙軍看見老窩飄滿紅旗,軍心瞬間大亂。韓信再來一個前後夾擊,趙軍崩潰。

這是韓信設計的完美劇本,讓三萬新兵擊潰二十萬趙軍,背水一戰,一戰成名。

此戰之後,項羽還不慌,或者說,他看韓信這種花架子沒什麼用。

對他來說,三萬人打二十萬還用分七步?

平A上去,直接幹碎就完了。

這世上,有些人的平A是平A,有些人的平A是暴擊,有些人的平A是大招。

項羽的一記普通攻擊,就是絕殺!

所以連克楚地十七座城鎮的彭越將軍,一聽到項羽殺來的消息,據城堅守的念頭都沒有,丟棄所有的戰果,躲回了老家。

項羽一走,劉邦就動了心思。

韓信已經把趙軍主力擊潰,趙地就剩下一些小魚小蝦,這個時候不帶著大部隊去搶人頭,簡直對不起自己。

更何況韓信畢竟隻有三萬人,守不住趙地,他出兵的理由充分的很。

於是三路漢軍向趙國進軍,嚇破了膽的趙國邊軍根本守不住城池,許多城池不戰而降,趙地就被平定下來。

然而項羽又到了滎陽前線,劉邦趕忙調部隊回來對陣,又一場血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