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來,鈕鈷祿氏皇後都沒有出過一天的門,也沒有離開過坤寧宮半步,仁憲太後一直不停的召見太醫。
經太醫院的太醫們詳細檢查,得出的結果是,因上次皇後掉入水中的緣故,腸胃已經受到嚴重的感染,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
快到月中的時候,皇後已經減少了進食,嬪妃們都預備上賀禮,準備前往坤寧宮看望皇後。
這時,納喇氏惠嬪不知是從什麼地方帶來兩名年輕貌美的女子,來到了承乾宮。
見到佟貴妃,惠嬪就開口對二人說道:“快過來拜見貴妃娘娘。”
佟貴妃見到兩張陌生的麵孔,就向惠嬪問道:“她們是……”
佟貴妃剛開口,惠嬪就急忙回答佟貴妃的話,說道:“娘娘,她們是嬪妾的遠親,也算是堂妹,嬪妾想把她們進獻給皇上,望娘娘向皇上進言,日後也好為娘娘效勞。”
“那她們是那個姓氏。”
“娘娘,她們跟嬪妾一樣,也是納喇氏。”
“都分別是多少歲。”
“姐姐十七,妹妹十六歲。”
“她們是親姐妹?怪不得長得很是相似。那你就先帶她們下去吧!這事等從坤寧宮回來後再說。”
“娘娘,這次去坤寧宮看望皇後,嬪妾想讓她們一道過去。”
“現在連官女子都還不是,這個時候就讓她們去看皇後,也太早了吧!”
“娘娘,您還記不記得上次咱們三人出宮時,帶回來的玉器。今日看望皇後,正是將它呈現出去的時候,娘娘不是一直擔心著,沒人能夠幫娘娘將玉器呈現給皇後。現在她們兩正是派上用場的時候。”
“可她們是新人。”
“就因為她們是新人,此時將玉器呈現到坤寧宮,坤寧宮的人才不輕易防備,也不容易被懷疑。”
佟貴妃聽了惠嬪的一席話,猶豫了好半天,才回答說道:“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娘娘,聽說永和宮的瑤常在嫌自己家世卑微,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去看望皇後,隻準備了一盒上等的茶葉和一個精致的茶壺。嬪妾在想,無論她的茶壺有多精致,也不能跟咱們的玉器相比。說不定皇後見了咱們這件玉器,往後就會少用瑤常在的茶壺泡茶水了。”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嬪妃們都紛紛帶著賀禮來到坤寧宮看望皇後,所以人按照慣例將各自帶來的賀禮呈上前來。
有送珠寶的,有送貴重物品的,玥瑤的家世不好,隻能送上幾天前就備好的上等茶葉和茶壺。
就在這個時候,惠嬪的兩個堂妹就按照惠嬪的指使,將佟貴妃親手交到她們手上的玉器呈現給坤寧宮的宮人。
剛收下所有的禮品,坤寧宮的掌事宮女走到僖妃身邊,用較低的聲音問僖妃:“僖妃娘娘,這次各宮的主子們送來的賀禮當中,有些看起來像是用具,要不要將它們都仔細的檢查一遍。”
僖妃回答說道:“除了永和宮的瑤常在送來茶葉和茶壺之後,再檢查承乾宮的佟貴妃和翊坤宮的宜嬪送來的,其他的嬪妃送來的,就不用檢查了。”
掌事宮女又問道:“僖妃娘娘,那其他新人送來的呢!”
僖妃又回答說道:“新人送來的也不用檢查了,新人之所以給皇後娘娘送禮品,不過就是想讓皇後娘娘多給她們一些機會,讓她們多接近皇上罷了。”
嬪妃們送完禮品,在坤寧宮聚上了幾個時辰,才各自回到各自的宮裏。
等到嬪妃們逐漸散去,坤寧宮的侍女們將皇後扶起,掌事宮女讓宮人將所有的禮品都打開給皇後看過一遍。
皇後看過許多的禮品,唯獨對兩名納喇氏新人送來的玉器情有獨鍾,於是就問道:“這件飾品是誰送來的,看上去很不錯。”
掌事宮女回答說道:“今日送禮的人除了各宮裏的主子,還有一些新人,奴婢也不記得這件玉器究竟是誰送來的了。”
皇後看了看這件玉器,說道:“真是一件不錯的器具,用它來泡茶最好。”
接著,掌事宮女就大聲對其他侍女說道:“你們都聽到了嗎?以後這件器具就用來給娘娘泡茶。”
掌事宮女說著,就讓宮人們將所有物品重新收了起來,然後再找地方放好。
不出幾日,就聽見坤寧宮的宮人們跑到仁憲太後的宮裏,稟報仁憲太後說道:“近日,經過太醫院的太醫們給皇後診斷,診斷出皇後又患上了十分嚴重的肺炎。”
坤寧宮的宮人們向仁憲太後稟報完畢,就回到了坤寧宮。
當天夜裏,仁憲太後來到坤寧宮,親自伸手將皇後扶了起來,又對宮人們說道:“太醫來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