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晨逸在微博上同搜狐視頻官方號拉扯了一番,又引發了一波圍觀,而實際上搜狐視頻的網劇製作團隊已經和他私聯了。

雙方約定了在《全部都在那個地方》開機後,再進行細談,不過從對方的話術間不難看出他們對範晨逸的新劇本也是很感興趣的。

不過由於《庶女有毒》及其衍生的內容作品下架,兩位主角的粉絲也積累了不少的怒氣,正無處發泄。

所以毫不出意外,範晨逸的微博又被衝了。

畢竟輿論上已經把參與運作這部作品影視化的相關出品方、製作團隊以及主演統統批判了一番。

麵對群情洶洶,相關主體也隻能暫時躺平任嘲,兩名主演的公司更是罕見地引導粉絲閉麥,以免吸引了不必要的網友火力攻擊。

其實一些流量的粉絲團體是能夠和流量所在的公司進行聯係的,流量團隊的一部分工作人員甚至親自下場,負責引導粉絲打投做數據。

所以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講,粉絲行為,流量背鍋的說法並不為過。

這不等到範晨逸自不量力地跳出來發布賣劇本的消息的時候,早就想踩他一腳的粉絲紛紛跳了出來。

單純一個影視行業新人賣劇本這種事人人都可以評價,這些粉絲也不用擔心被扣上什麼故意找茬的帽子,給自家正主惹出來新的麻煩。

“怎麼說呢,前段時間跳得那麼歡,最後不還是為整錢,寒磣,真TM寒磣!”

“小兄弟,你飄了,剛剛上大一就開始炒自己,賣劇本,話說你有那個寫劇本的生活積累嗎?”

“爛劇本,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呢!”

“……”

經過了同《庶女有毒》這部作品作鬥爭的這一段時間,範晨逸的心態也逐漸改變了。

對於這些嘲諷,他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最後的一切都還是要看作品的成績,多說無益,還不如趁有時間多碼兩個字來得實在些。

《新聞與傳播》下課後,範晨逸和另外九個人齊聚心理教室,做最後的商議。

“十三以技術入股,占風行工作室影視生產室百分之零點五的原始股份。作為技術負責人,他至少得承包前六部作品的剪輯、特效等後期製作工作。”範晨逸說道。

畢十三負責劇集的後期製作,剪輯出成片,他的地位暫時無可替代,所以沒有任何人對於他技術入股這一點提出異議。

範晨逸看無人反駁,於是接著提出了一股的實際價格。

“影視生產室的股份以兩萬為一股,一共一百股,我們這個部門生產出來的影劇綜都會定向投放到風行網上,初期的收益有限,期待大家妥善考慮,然後踴躍參與。”

說完以後,範晨逸靜靜地等待諸人的回答。

這些人除了畢十三以外,都是中產家庭,有的人甚至是小康以上的水平。

不過或是因為和家裏的關係一般,不願意開口向家裏人伸手要錢,或是因為家裏人不一定會給他們那麼多的零用錢,這些人手裏的活動資金很有限。

畢十三第一個抬手發言道:“我出一萬,不過我要等幾天,等我賺夠了錢再付給你。”

幾天內賺幾千甚至上萬塊錢,要是擱在其他人身上,範晨逸肯定不相信,但是放在神人畢十三身上,卻不由得他不相信。

光替同學組裝台式機,畢十三就賺了小兩萬塊錢,而這還隻是他眾多賺錢手段中的一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