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來請人的小丫頭看著一陣風一樣消失在自己眼前的四姑娘驚得瞪大了雙眼,默然看了許久才轉身繼續往前走,心中暗歎四姑娘這跑路的功夫不虧是與夫人鬥智鬥勇多年練出來的。
剛往前沒走兩步,果然便看到二夫人怒氣衝衝地帶著崔媽媽也走過來了,她連忙行禮道:‘夫人,兩位公子回來了,老太太正讓我去請呢。’
李慕亭聞言也是一喜,算著日子也該是回來了,沒想到就是今日,一時高興,竟也忘了要打蔣曄的事,連忙帶著崔媽媽匆匆忙忙往安遠閣趕。
這邊蔣曄一路跑到了安遠閣,剛跑到屋門口就聽到裏麵說話的聲音了,她大喜過望,掀開厚厚的門簾果然一眼瞧見在祖母下首坐著的兩個哥哥。
她這樣莽莽撞撞地跑進來,蔣暉似乎有些驚訝,楞了一下,又很快對她溫和笑道:“曄兒?”溫和地衝她招手:“快進來吧,一年不見,曄兒又長高了。”
蔣曄聞言連忙進了屋,先規規矩矩給老太太行了禮,便自然地走到蔣暉身邊笑道:“不止長高了,武功也長進了呢,大哥哥待會兒可要跟我比試比試。”
這丫頭一見麵就要比試,蔣暉有些無奈道:“叫嬸娘知道你比武又要罰你。”
“呀。”蔣曄一驚,這才想起來,自己跑出來原是為了躲母親那一頓板子的,如今跑到了老太太這裏,也不知道母親回去會不會跟自己算賬。
她這一聲不算小,連老太太都聽見了,便笑著問她:‘怎麼了?”
蔣曄不好意思說,蔣晨卻在下麵接道:“祖母,定是她又做了什麼事叫母親生氣了,怕母親罰她呢。”
蔣曄這才注意到自己的親哥哥,回頭狠狠瞪他一眼。
蔣晨一看她瞪自己卻更得意,這意味著他猜對了。
恰好李慕亭也帶著崔媽媽和清韻趕到了,蔣曄看到母親,本能地往蔣暉身後躲了躲。
老太太看到她的小動作忍不住笑了出來,看著李慕亭道:‘看來是你又要罰她,這丫頭一見你進來嚇得往她大哥哥身後躲呢。”
李慕亭回頭看她一眼便轉過頭去,給老太太行了禮道:“讓她在屋裏繡花,她不僅沒繡,還敢聯合丫頭騙我,不罰她是不行了。”
老太太聞言點點頭道:“不繡花倒沒什麼。”又看向蔣曄:‘隻是不該騙你母親,你看看你將你母親氣得。”
蔣曄躲在蔣暉身後,乖乖低頭認錯:“我再也不敢了。”
老太太便看向李慕亭勸道:“曄兒也知道錯了,這次就先饒了她吧,她兩個哥哥剛回來,這丫頭盼了許久了,正高興著呢,先讓她高興幾天。”
有老太太發話,李慕亭便是再想立馬就揍她也隻能攢著等下次一起了。
很快章君言也帶著蔣晟趕到,眾人到齊,閑聊之時,老太太問起邊關之事,蔣晨便將他們這一年在邊關的見聞挑著好玩的說了。
說起秋天的時候一小股戎族來犯,蔣暉親自帶兵上陣,不出十招便將對方將領砍下馬的英勇事跡,蔣曄忍不住拍手叫好。自然又被李慕亭瞪了一眼,她當這是說書呢。蔣曄被母親一瞪,乖乖收了手,坐在大哥哥身邊一副乖巧的模樣聽故事。
今日蔣暉和蔣晨歸家,按蔣家的規矩,晚飯擺在老太太房中,照例每人有一碗湯圓。
說來這也不知道是從哪一輩開始的規矩,蔣曄隻知道從自己記事起,每年父親從邊疆回來,第一頓飯都有一道湯圓,大約是因為團圓不易,等不及元宵,一旦盼到親人歸家便要煮一碗湯圓。
今日這一道湯圓從來隻有一種餡兒,外皮軟軟糯糯,裏麵包著滿滿的芝麻花生餡兒,一口咬下去從嘴裏甜到心裏,蔣曄很喜歡吃,本來是特地為今日歸家的人準備的,倒是她吃的不亦樂乎。
老太太看她吃得高興,加上今日兩個孫子平安歸來,她心中實在高興,便也多吃了兩個,覺得今日的湯圓比往日吃的都要好吃。
吃過了飯,老太太催著他們趕快回去,是體諒他們剛剛回家,應該有許多話要跟自己的母親說。
蔣曄與大哥哥他們道了別,也隨二哥一起回了思靜軒,問起父親何時才能回來,蔣晨卻歎了一口氣說道:“父親大約要等到年底才能回來,今年兵餉送到的晚,父親要等到兵晌發下來再回來。”
李慕亭便有些擔心:“今年怎麼這麼晚?”
“聽父親說,南邊鬧了災荒,朝廷稅收不上來,兵餉自然也發不下來。本來朝廷決定今年過年的兵餉暫且不發,是父親上書說士兵們在戰場拚命,連過年也不能回家,若是連兵餉也不發,恐引起不滿,朝廷才又派人送了兵餉來。”說到這裏蔣晨歎了口氣道:‘隻是朝廷給的份額是不足的,所以父親還在想辦法。”
李慕亭聽了也歎氣,蔣家世代武將,每一個做了主將的人都最愛惜士兵,如今出了這樣的事,她心中也不忍。那些士兵沙場搏命,家中無人照顧,連過年這點銀子也不給,讓家中老幼如何過活呢。
李慕亭覺這些士兵和他們的家人實在可憐,便歎氣道:“邊境一有戰亂,他們便要上戰場搏命,如今竟連點過年的銀子也發不下來,未免令人寒心。”
這話自然是關起門來說說,卻也是蔣晨的心聲,聞言說道:“我來時父親曾叮囑,請母親在京城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蔣家雖不便直接插手送銀子,但能幫一些是一些。”
蔣家世代帶兵,說起來深得皇上信重,但這也是因為蔣家向來恪守本分,從不越雷池一步。蔣家駐守邊境,不能不得民心,但蔣家是臣,也不可太得民心,其中平衡,需得小心把握,所以有些事,蔣家是心有餘,而力不能,即便是好事,也不見得是能做的。
李慕亭聞言輕輕歎氣,管中窺豹,由此事便可看出蔣家表麵風光,其實處處掣肘,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