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九雲陛(1 / 2)

音州帝都,諦寰殿上。

雄渾脆遠的編鍾懸磬之聲宛如金聲玉振,自高廣的聆啼台上鼓蕩開,向帝君腳下的都城宣告朝會的開始。

隨著金朱玉門緩緩大開,早於殿外守候的百官朝臣們或三三兩兩,或魚貫而入。

八根雲飾雀繞的擎天拱柱撐起了諦寰殿的輝煌,由鳳凰圍盤作邊的七個藻井自殿門直沿深處的雲陛,七顆頭顱大小的輝澤珠從天頂投下了如日光明。

輝煌富麗的朝殿沒有因為百官的進入而顯嘈雜,空曠的大殿之內隻聞聲聲腳步的回響。

按職各列其位的百官已然就緒,耳邊猶有鍾磬之音聲聲回蕩,可那該在雲陛之上的人卻仍未出現。

眾百官之位首,才剛近半百便銀發簇生的蘇家家主蘇賢儒看了眼立於雲陛之畔的中常侍,略一猶豫後,便向雲陛之上的禦座遙遙作揖,同時口中問道:“楊常侍,朝時已至,為何仍不見帝君蹤影?”

雲陛下的人立得有些遠,待中年男子禮畢起身再看向他時,才微微躬身作答:“塚宰大人,帝君今日延請天師入殿,天師難得作應一次。今日,這朝會怕是,難見帝顏了……”

尖細的身音從遠方傳來,回蕩在空曠的大殿之內,引得數聲低惆的歎息。被稱為塚宰的男子雖未發聲,卻顯而易見地麵露無奈。

“既然帝君未得空,那蘇大人,不如我們便先開始吧。”

中氣十足的聲音忽地從殿右響起,蘇賢儒不由移目看去,隻見一位袖袍藉以鸞鳥裝飾的紫衣男子正微側著身子,半笑地斜睨著他。

“王公子此言未免不妥,帝君不臨朝,我等臣子又怎敢妄啟朝會?”

對於蘇賢儒的話,紫衣男子麵上在某一瞬微露嘲色,繼而不緊不慢地道:“帝君未至朝會的情況今日可並非首例,難道以往你們這些百官便將朝會擱置了麼?”

“自然不是,但今日……”

還未等蘇賢儒的話說完,那紫衣男子身後便有人截口打斷:“蘇塚宰,今日這朝會可不同往日,一刻都耽誤不得。既然帝君不得空,我等臣子便更不可拖遝,我們大可以先行商議,待達成一致後,再上奏帝君,這樣又有何不可?”

唇上和頜下各蓄著一把胡子的大司貨一臉精明,此刻,他言語之中已是帶著些迫不及待的意味。

蘇賢儒對此並不意外,他微皺著眉頭,剛要駁斥,那紫衣男子便又再度開了口:“蘇塚宰,司貨大人說得不錯,你應當清楚今日我們為何在此。這樣的大事,可是耽誤不得啊。”

經他這一句,大殿中頓有數道聲音隨之附和,這不由讓蘇賢儒麵色微緊。

許也是見不得這大殿之中些微躁動的趨勢,已是耳順之年,掌天下教化的典業監大司徒穆色肅聲開口:“朝堂之上,怎可如此喧嘩?爾等可有對帝君與朝殿的敬畏之心?”

老司徒顯然在百官之中頗具威望,他這一開口,周圍竊竊私語的聲音都小了許多,那些隨聲附和的人也都不由噤了聲。

紫衣男子向著站在蘇賢儒那一側的大司徒點頭致意,微微笑道:“還望大司徒莫要生氣,我們也是心有所急,想必在場的各位也多少都對今日所要商議之事有所耳聞。此事,也確實是從速決議才好。司徒大人身為宗室長輩,遵從禮數人所共知,但帝君此刻正繁務瑣身也是事實,我們總不能特意闖入聆啼台去,在他麵前爭論這些不是?”

年邁的大司徒對於紫衣男子的話顯得極為不耐,不僅未對他的話回一句,甚至在他說話時也未投去一眼。但視線雖不曾觸及,耳朵卻是捂不住的,紫衣男子的話讓他更是不免陰鬱了麵色。

蘇賢儒無言地回顧了一圈殿內百官,也是心知拖延之法不妥,並非良策,於是便待出言啟朝。

遠揚清脆的鍾磬之聲猝響,自雲陛之後的殿牆外滲進了廣殿之中。直入神魂的音透進心底,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渾身一震,盡皆不由自主地向雲陛之上躬身作揖。

立在陛下的楊常侍一聽見那鍾磬之聲響起,忙自雲陛的側階拾級而上,匆匆地趕到雲陛上的後室錦簾之前。抬手卷起重重帷帳垂簾,口中尖細的嗓音也隨之傳徹了整個諦寰殿:“帝君臨朝,恭迎帝君——”

“臣等恭迎帝君——”

陛下百官聞言下拜,唯有那紫衣男子肅色站著,直到看見那重重錦簾之後的身影後,才不得不略顯僵硬地深深作揖:“臣弟拜見帝君……”

九重雲陛之上,著深紅鎏金色寬袍的男子極不情願似的從簾下走出,臉上帶著毫不掩飾的厭煩和不耐。隨著他散漫的動作,其衣袍上的展翅鳳鳥栩栩如生般扇動著羽翼,翩翩地落到了雲陛之頂那尊崇無比的帝君之位上。

看著陛下拜倒一片的人,他無聊地歎了一聲,又轉頭看向隨著他從那錦簾之後走出的人:“天師啊,這朝會有什麼好看的?要不是您偏要讓我一起過來,我才懶得看他們這些官腔官調的嘴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