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王府裏便忙活開了。這頭一件大事,便是王爺要與王妃娘娘三朝回門。王爺看重娘娘,這可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因而府裏的下人們也是格外的盡心,生怕是哪裏準備的不周到,惹得王爺一陣罵。
這第二樁嘛,便是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事了;太後娘娘要召救了王爺性命的女子進宮說話。因為王妃要回門,所以尚香進宮的事情,自然是萬媽媽鞍前馬後的安排。
王府裏青府尚有一段不小的距離,馬車上,青蘊絮絮說著青府的事,又跟王爺說:“誌遠是個好孩子,迎遠哥哥跟大嫂性子也不壞。”卻不願意再說其他。
雖然青蘊很少提及她從前在青府的日子,但是自幼失了雙親,那種日子必定是難過的。他不過是打小就沒有父親照拂,母後即使貴為太後也不能太護著他,年紀輕輕地就去從軍,邊關苦寒,雖然三軍將士敬他是天家子,最初的時候也因此在暗地裏瞧不起他,說他不過是個養尊處優的草包。那時候唯有季將軍照顧他,季將軍鐵骨錚錚的漢子,唯一的遺憾不過是家裏再無男丁,所以季將軍幾乎是把他做自己親生子般教習照料。
他記得自己頭一次見到青蘊,便覺得這個女子眼睛裏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悲苦與孤獨。他太熟悉那種孤獨,因為知道隻有自己一個,因為知道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幫不了自己,因此而覺得彷徨寒冷。
到了青府,青蘊的手習慣性的縮了一下,他於是重又握住她的手,一字一頓的說:“你是回娘家,就當是凱旋歸故土,我不會讓你錦衣夜行。”
青蘊點點頭,說了一個好字。
她神色既不安,又堅強。
一家人走在門口等她,王妃是超品,若真講究起規矩來,就連青蘊的祖母都要對著這個孫女請安行禮。然而老夫人在見著青蘊的那一瞬間剛要跪拜,就被青蘊扶了起來。
“祖母對孫女行禮,是在折孫女的福。”
“這是規矩,怎麼敢不遵從。”
“祖母不必太講究,她還年輕,當不起。”
陶越軒在一邊說道。他這聲祖母叫的自然,老太太臉上的神色開始動容,又道:“見過王爺。”
“祖母實在是太客氣了。我與青蘊都是您的孫輩,她當不起的禮,我自然也當不起。”
青重在一邊看著,嫉妒的要緊。
本來今天她是不想來的,可是祖母千叮萬囑,她不想弗了祖母的意,也不想讓母親難做,再萬般不情願也隻好來了。本來她還想著青蘊嫁過去可能與王爺夫婦不睦,卻沒想到王爺既然這麼護著她。
從小,青蘊就比她強。從她來青府的第一天起,所有人都說三小姐漂亮的跟天仙似的,她長相又好,衣裳又多,對於女紅刺繡也十分擅長。在青蘊沒來之前,她是府裏眾星捧月的嬌小姐,誰都寵她讓她誇她,在青蘊來了之後,她的地位分毫沒有被撼動,但是她知道這隻是因為青蘊沒爹沒娘,而不是因為她哪裏強過青蘊。她不喜歡這種勝之不武的感覺。更何況她打小在麵上處處比青蘊高一頭,等成了親,卻莫名其妙矮了青蘊不止一點。
青蘊看青重的目光亦是五味雜陳,憑良心說,她除了特別厭惡大太太之外,對別的人倒是沒什麼特殊的感覺。青蘊對青重的評價就三個字,小孩子。也不知道她現在過得好不好,那時候自己是氣急了,所以非要等青重出嫁她才嫁,大太太不是想讓青重嫁得好嗎,為了青重嫁得好,把自己一生的幸福賠進去就在所不惜,她就偏不讓她遂這個願。不過也確實是自己心不夠狠,手不夠黑,董淩也算是良配,青重嫁他,不虧。
大太太看著像是比之前蒼老了一些。其實她就不明白了,娶了一個不錯的兒媳,女兒雖是低嫁,但董淩好歹算是個飽學之士,以後升值空間大大的,何必這麼想不開。但她哪裏知道,有些人若是擁有的多了,不但不滿足,反而想要更多。
“伯母。”
青蘊扶著祖母走到她麵前,頜首點頭。大太太看了自己婆婆一眼,又看了看青蘊,很是不甘心的行禮跪拜。這一次,青蘊沒有攔。也就是這時候,青府所有的人都給她跟陶越軒行禮,老夫人亦要彎腰,被她製止了。
本來該是一家人,若不是涼透了心,她也不會這麼不講情麵。長輩跪晚輩,她怕折福,但是對於那些為老不尊的人,她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