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民族實業的現狀
周胤民開著他那輛二手勞斯萊斯車,在滬海市內的大街小巷中亂逛著,一邊欣賞街景,一邊趁機收集情報,將東瀛帝**各個關卡崗哨的人員配置,武器分配等情況,全都通過放在擋風玻璃後麵的後視鏡上的智能手機,一一錄製了下來。
中午的時候,周胤民就在路邊攤上隨便吃了一些地道的滬海小吃,然後又鑽進車裏,將車停在路邊,斜靠在座椅上,小憩了片刻。一點多的時候,周胤民便直接又開著車,去了豐源路241號的翁氏麵粉廠。
豐源路位於滬海西郊,毗鄰青浦江的一條支流蘇城河,跨過蘇城河,就算出來滬海市轄區,河對麵就是兩浙西省的蘇城府,蘇城府稍微往北一點,就是兩浙西省的嘉定府,蘇城府、嘉定府和滬海市三城交界於此。
翁邵斌的老家,就在蘇城河對麵的蘇城府裏。三十多年前,他父親翁成銘毅然決然的賣掉了祖上傳下來的三十畝薄田,得到了四十五塊鷹洋。孑然一身,剛剛二十歲出頭的翁成銘就揣著這賣掉祖田得來的四十五塊鷹洋,孤身闖蕩滬海灘,憑借著頭腦靈活,手腳勤快,給西洋人做買辦跑腿,慢慢發家,一步一步積攢起了第一桶金。
後來前清倒台,民國初創,國家百廢待興。國家改朝換代,滬海這座遠東第一大城,也是人心惶惶,局勢一日三變。翁成銘又抓住機會,以極低的價格,在蘇城河邊的豐源路,買下了一塊地皮,投資實業,創辦了翁氏第一家實業工坊——翁氏麵粉廠。
前清倒台,民國創立之後,整個華夏大地好像打了雞血針一樣,仿佛民族興旺繁榮指日可待。再加之上隨後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列強全都卷入其中,根本無暇顧及遠東的華夏。
這就給了華夏的民族資本一次興旺發達的機會,在那個時候投資實業的民族實業家,基本上隻要肯投錢,就沒有虧本的時候!甚至於翁成銘投資創辦的這麼一個小小的麵粉廠,還收到了來自清島的日耳曼帝國駐軍的訂單!
清島的日耳曼帝國駐軍被東瀛帝**打敗,清島易手,成了東瀛人的地盤,日耳曼帝國駐軍甚至沒錢繼續支付訂單尾款!第一次世界大戰,日耳曼帝國戰敗,帝國駐滬海總領事館撤館,總領事直到離開滬海的時候,都沒給翁成銘任何交代。
這在旁人看來,這單生意,是鐵定虧了,但翁成銘卻像是一點都不在乎一樣,甚至連提都沒再提過這單生意。旁人隻當翁成銘是吃了個啞巴虧,有苦說不出,可能也不好意思往外說。
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十幾年之後,日耳曼帝國便卷土重來,重新在滬海設立總領事館。
總領事館開館的時候,日耳曼帝國駐滬海總領事除了邀請滬海的軍政要員外,華人商賈之中,竟然獨獨隻邀請了翁成銘一個人,並且當著滬海軍政要員的麵,稱翁成銘是日耳曼帝國最尊貴的朋友!
不僅如此,總領事馮斯特先生還代表日耳曼帝**方,給予了翁成銘十倍的訂單尾款,並且再次向翁成銘的公司下了大大小小幾十個訂單,從總領事館的食品采買,到總領事館的裝飾翻修等等,事無巨細,全部交給了翁成銘的公司來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