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睡的褥子,金的。
炕席,金的。
掀開炕席,下麵的炕磚,金的。
灶坑裏沒少幹淨的柴火,金的。
老頭昨天喝大碴子粥的碗連裏麵老頭沒喝完剩下的碴子粥,也是金的。
孫老二也不知道怎麼的福至心靈,跳下炕就往外跑。片刻後回來,結結巴巴的跟他說:“哥,昨天撿回來的,樹樹墩子,劈樹墩子的斧子,也,也成金的了。”
孫老大呆坐在炕上,也是結巴了,看著炕上的大羅金身,嘟囔:“真有窮神?!”
後來……
“那麼,真有窮神?”我沒繃住,就問坐在副駕駛上的那位中年人。
“滴滴,您的目的地窮神廟到了。”中年人還沒等回答,我的手機就傳了提示。
於是我隻好先把車挺穩,隧道:“嗬,沒聽完您的故事,看來隻能等您再坐我的車了。扶好老人,您慢走。”
“不用,沒兩句就說完了。後來哥倆賣了些金子,買了不少地。日子好了,沒兩年哥倆先後娶了媳婦。嘿,還都是城裏的好姑娘。老二念過幾年國小,腦子好使,跑南邊折騰了十幾年。攢了不老少錢,打小鬼子的時候還給委員長捐過飛機。後來因緣際會的,哥倆就都跑國外去了。一個在溫哥華,一個在舊金山。嘿,那時候在國外的華人日子也過的不咋的。哥倆就把這些老鄉當成窮親戚,管起不老少,後來莫名其妙的就成立社團,莫名其妙的幹起了走私,人口、毒品、還有酒。後來美國那旮瘩又莫名其妙的打死了個總統,緊接著又莫名其妙的打起了越戰。那叫一個亂。
後來,哥倆一合計,就著這股亂勁兒,洗白吧。
於是哥倆就開始投資政府項目,從加拿大到美國,再到香港。然後,嘖嘖,改革開放了。
錢這個東西呢,花多少賺多少最好。少了,得琢磨雜掙,多了,就該琢磨雜花了。
那麼,該咋花呢?哥倆可沒忘自個是打哪來的,neng個扶貧基金會吧。
最近這二十幾年,哥倆的心思也都主要放在了那十幾個扶貧基金上。又是低保又是送溫暖的,經常把地方政府造的一愣一愣的。哈哈,也就是現在,這要是擱過去,肯定被官府拿個要買人心,拿蓄謀造反。”說到這,坐在副駕駛上的那位自己先笑了,隨即道:“金子呢,剩下不老少,哥倆一開始還打算傳下去。但後來發現這兒子、孫子、重孫子、耷拉孫一個賽著一個的能掙。哥倆就用這金子在老家建了一座窮神廟,也省事,畢竟窮神他老人家的金身都是原裝現成的。那,小兄弟,咱回見。”
那位這段話的信息量太大,太古怪,太顛覆,我愣了一下,那位已經開門下車,扶出了後麵坐著的一個老人家。
緩過神的我不禁追問:“您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那位聽了也是一愣,轉身對我說:“那年三十,孫老大看著兄弟,心裏也不是個滋味,就隨口說了個瞎話,想著帶弟弟出去晃悠一圈,撿點柴火。哪成想……”
那位說著,在我的注視下,扶著同行的老人,走進了窮神廟。
這時候收音機裏傳出新聞:現在插播一條臨時新聞,就在剛才的淩晨兩時三十分許,知名華人企業家、慈善家、孫氏家族奠基人,孫利民老先生在香港的家中安詳過世,享年101歲。
說起孫利民老先生,他的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祖籍東北的他,發跡於微末。關於他的第一桶金,因為老人一生都不曾對外人提起,就連民國史學界都充滿了爭議……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有史料證實老人家還有一個哥哥,姓孫,名利國。隻是奇怪的是。這位孫利國,在四十到五十歲的年紀裏,突然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就連孫氏成員,在談及這位老祖時,也都是諱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