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文玩葫蘆(1 / 2)

第四十六章文玩葫蘆

離開小攤之後,王軍才忽然注意到,楊奕一件東西都沒有。

“都沒有看上的?”他問道。

“感覺不是太好。”

“那你幫我看看這葫蘆怎樣,我看這品相非常不錯。”王軍知道,葫蘆非常講究品相,所以剛才他把玩了兩三分鍾,大部分時間都在觀察這個葫蘆。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葫蘆這個名詞,挺有意思的,或許很多人都不清楚。

“壺”、“盧”本為兩種盛酒盛飯的器皿,因葫蘆的形狀和用途都與之相似,所以人們便將“壺”、“盧”合成為一詞,作為這種植物的名稱;而“葫蘆”則是俗寫,並不符合原意。不過後來人們約定俗成地寫作“葫蘆”,一直延續;如寫成“壺盧”,反而讓人莫名其妙了。

“上次,我看見一個風水佬,八十多萬買一個葫蘆,跟我這個就差不多。”王軍開口道。

他清楚,葫蘆不僅僅是一種文玩,還是一種風水法器。

在民間,就有“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的說法。其實,說的就是葫蘆的風水作用,認為,在家裏擺放一個葫蘆,才比較會發財、富有。在人們的觀念中,葫蘆給人們帶來福祿,葫蘆文化也是佛教的一部分。道教當中,葫蘆的作用就更加明顯。

“風水法器我倒不是很會看。”楊奕將葫蘆拿上手。

記憶當中,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

“不過,作為文玩,這個葫蘆有點大了。”楊奕接著說道。

文玩顧名思義就是在手把玩,適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蘆。手撚葫蘆越小越好,手撚葫蘆是一個稀有品種,8厘米以下稱為手撚葫蘆,玩的就是小巧玲瓏,一般手撚葫蘆高度在4-6厘米,精品手撚葫蘆為:3-5厘米。

“小有小的作用,大也有大的好處,葫蘆的價值,也不是大小決定的。”王軍有不同的看法。

他知道,楊奕說的是手撚葫蘆。那種可以在手中把玩的文玩,古代不少文人都喜歡。

手撚葫蘆即手把件的一種,即可以活動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經,肌肉。起到按摩穴位,達到健身養生的功效。

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手裏的手撚葫蘆會變得潤滑,光亮。手撚葫蘆的古典美,讓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

此話,楊奕也頗為讚同,點頭道:“那倒也是。”

然後,認真觀察葫蘆,發現表麵有一些不同尋常的紋路,讓楊奕微微吃驚。豎眼他還是沒舍得動用,但經過豎眼的影響,他的雙眼也不差。

“被人做舊過。”楊奕首先講不好的。

“從哪裏看出?”王軍一愣。

“不是看出,是聞出來的。你聞聞看,是不是有一陣藥味?”楊奕將葫蘆湊到王軍的鼻邊。

王軍細一聞,還真聞到一股淡淡的藥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