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五台山慈悲心(3)(1 / 2)

楊繼業原名楊貴重,為北漢名將,追隨北漢世祖劉崇,官拜保衛指揮使,並賜劉姓。後來因為屢立戰功,遷升建雄軍節度使。

後來北漢被後周趙匡胤所滅,劉繼元投降,楊繼業仍據城苦戰不降。趙匡胤知他驍勇,想收為己用,便讓劉繼元前去勸降。

楊繼業見昔日主公勸自己投降,痛哭流涕,解甲投降。趙匡胤知道後大喜,恢複他本來姓氏,又賜其名“繼業”,封他為左領軍衛大將軍。因為他常與遼國作戰,經驗豐富,便派他駐守西北門戶——雁門關,任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駐泊兵馬部署。這等賞賜,對於一個降將來說,可是極為少見。

所為一朝天子一朝臣,趙匡胤死後,他的一幹老將文臣漸漸被趙光義罷黜,隻有少數人才能委以重任,楊繼業便是其中之一。不僅官職不動,還多以賞賜財物。

雁門關一戰後,潘仁美也曾上書彈劾,趙光義對此不置可否,封信而退,言道:“令公執幹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足見對其信任。

楊繼業身為降將,處事小心謹慎,隻求報國,以報趙家之恩。當他因為兒子楊希打死潘豹而被貶,心裏還有些不快,但今聞智聰和尚所言,才知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動容道:“皇上真有此意?”

智聰和尚道:“如今皇上誌存高遠,欲收複燕雲,超越其兄太祖成就,又豈會因為區區一個潘豹而殺了你。之所以將你貶雄州,明麵上安撫潘家,實則是以退為進,一旦起兵,便可隨意找個借口將你官複原職,這是迂回之計策。”

楊繼業不諳官場之道,這才知道趙光義的良苦用心,憂喜參半,道:“皇上如此對我楊家,隻怕潘仁美心有不服,更加記恨。”智聰和尚道:“古話說,恃寵而驕。即便是你本無驕橫之心,但憑借皇帝對你的恩寵,旁人還是會眼紅。所以和尚我勸你,他日不論皇帝如何三請四顧,都不要再入朝,安心在雄州度日,方可無憂。”

楊繼業略做沉思,搖頭道:“此番皇上北伐,勝負尚未可知,若有召,有用得我楊家的地方,我楊家定當萬死不辭。若皇上此番成功收複燕雲,我大宋就無邊境之患,我自然解甲歸田,安享晚年。”

智聰和尚聽罷,微微一笑,打了一個響嗝,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楊繼業以為他醉酒沉睡,讓寺中和尚扶他休息後,便告辭了。

楊繼業父子四人下山後,找了一家客棧休息,決定明天趕往雄州上任。夜間,淩楚瑜自己提了兩壇酒,朝清涼寺而去。

白天他曾來過,輕車熟路就找到了智聰和尚禪房,豈料還未敲門,屋內先傳來哈欠聲,“淩小友,夤夜而來,可有帶酒?”

淩楚瑜微微一怔,他知道智聰和尚耳力驚人,發現他腳步聲並不稀奇,可能通過腳步聲知道來者何人,這就是真本事了。

他笑了笑,一腳將門踢開,道:“白日裏你喝了酒,卻不給我經文,這不晚上前來討要。”

禪房極為簡潔,隻有兩個蒲團,一張案桌,一盞燈而已。智聰和尚正盤坐當中,白眉下一雙眸子如星燦爛,閃閃而亮。

智聰和尚道:“白天請我喝酒的是楊繼業,又不是淩小友,和尚可不做虧本生意。”他又見淩楚瑜拿了兩壇美酒,咽了咽口水,笑道:“妙極,和尚正口渴了。”

淩楚瑜進屋後灑然一坐,在這個“得道高僧”麵前從不拘泥,將酒放下,道:“先喝再說。”

“且慢!”一向嗜酒如命的他居然對酒不心動。

淩楚瑜奇道:“怎麼?難道大師你嫌棄我買的劣酒不成?”

智聰和尚笑道:“隻要是酒,和尚來者不拒。但先說後不亂,和尚不喝糊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