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是個孤傲的。
他平時沒有話,所有的話仿佛都在課堂上說了。
本來他和王有根應該也是搭不上話的,王向前對上學沒興趣,王有根送他來兩天,他跑了三次,李先生還沒說什麼話,於金鳳先受不了了:“跑丟了怎麼辦?被拐了怎麼辦?路上出了什麼事怎麼辦?”
王有根是覺得人還要上點學,可他說不出上學到底有什麼好,既心疼兒子妻子又反對,那不上就不上吧,將來同他學個手藝也就是了。
父傳子,子傳孫,不說王家村,四鄰八鄉也都是這麼傳承下來的。
李先生嘴上不說什麼,內心是有點看不上他的,心想也虧得他是出了名的聰明人,原來也是個沒見識的。
還是後來李先生的老婆找王有根做皮大衣,李先生才對王有根刮目相看的。
李先生做的也是皮馬甲。
雖然他課上的好,學生收的也是最多的,可這個最,隻是相對於其他兩個老師來說,附近鄉鎮真會狠了心供孩子上學的也是有數的,有那個財力大概率也是往省城開封送了。
所以李先生穿不上牛皮狼皮的衣服,就是豬皮,也隻能先做個馬甲。
王有根給他做了馬甲,還做了一雙小皮鞋!
王有根手巧,李先生又瘦,於是那一塊不大的豬皮,就硬生生被他多摳唆出了一雙皮鞋。
這皮鞋李先生穿不上,李先生的老婆也穿不上,但李先生的小孫子正能穿上!
就為這一點李先生就覺得王有根也許見識不夠,秉性卻是寬厚的,於是對他,就會多上幾句話。
然後一來二去的,就能說得上話了。
王有根來問他日本人的問題的時候,他先是一怔,然後過了好一會兒道:“據我所知……沒有。”
“沒有?”
“沒有。”
“真沒有?”王有根不敢相信,“怎麼會沒有呢?”
這要是別人問的,李先生必定會甩個袖子冷個臉,說不定還會再來一句,我堂堂中華禮儀之邦,怎麼會做這種下作的事情!
但李先生知道王有根是個愛琢磨的,雖然不識字,卻並不是一個沒學問的。
他這麼一問,李先生也不由得琢磨了起來。
小鬼子在中國幹的這些事,到底是為什麼?
就是看你中國的大好江山眼饞,所以想吞了?這倒也算個理由,可打仗是打仗,作踐老百姓又是為什麼?
李先生是文化人,當年在開封上學的時候,也有幾個同學故交,時不時的也會通上一兩封信,說上一兩句時勢,對著天下的情況,知道的也就更多一些。
知道有的地方縣城都被燒成了灰燼,一個縣就能殺死一兩千人!
那可不是打仗!
這必是要有大仇啊!
李先生覺得是這樣,但他學過的曆史又告訴他不是這樣的。
中國和日本交好能追溯到唐朝,那時候日本派了很多遣唐使來中國學習,日本的文字為什麼那麼像漢字,就是那時候學去的。
再之後的宋朝,蘇東坡時期,日本對中國簡直是瘋狂的崇拜。
那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呢?
李先生也想不透,想不透就經常想,想著想著就覺得一定要想透,為了這個李先生甚至跑了一趟開封。
他在開封是有故交的,那故交見了他很是高興,當下就帶他到館子裏吃了一頓拉麵。
拉麵這東西很多地方都有,後來最出名的是蘭州拉麵。
但蘭州拉麵,講究的是一個湯頭,湯好,麵就好。
開封拉麵是沒有湯的,它的鹵是冬瓜羊肉,冬瓜燉了綿軟,羊肉沫調味,有的地方還要再加點黃花菜黑木耳,這個鹵味道足,卻沒有湯,麵是要伴著吃的。這就要求麵不能拉粗了,要細,可又不能軟爛沒有嚼頭。
李先生在開封上了幾年學,最愛吃這一口,再配上一盤白切羊肉,一盤涼拌黃瓜,簡直比過年吃餃子還要有滋味。
那個故交條件可以,又知道他的愛好,就整了這麼一頓。
李先生吃完拉麵,說了來曆,把那故交說的先是發愣,之後就笑了:“你就為了這個跑這麼遠?”
“我覺得這很重要。”李先生道,他覺得要是想透了,也許就能找到辦法了。
“怎麼重要?人家都打過來了,你還管他為什麼要打過來?就像人家已經告到法院了,你還要問問他為什麼同你打官司嗎?”這個故交是一個律師,在過去就叫訟師,不過進入民國了,訟師就叫律師了。
律師姓張,被叫做張律師。
李先生說:“那人家要同你打官司了,別管怎麼打,總要有個由頭吧。”
張律師一想,還真是這樣,但他雖是律師,對於日本人這個問題也是鬧不清的,於是又找了馬教授,馬教授是正兒八經的大學教授,聽了這個問題,顫悠悠的歎了口氣:“要說中國人欺負日本人,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