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太聰明了。唯有劉邦知道如何、也有權力對付他這種聰明。參與謀殺韓信,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被逼到了犄角旮旯裏、被動到了毫無回旋可能的地步。幫凶,那實在不是他應該擔當、更不是他願意擔當的角色。從此,他進入了人生低潮。
假設秦皇朝能夠再延續一些時日,蕭何幾乎可以肯定會成為後世所謂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好似頑強的但又過於渺小的小草,沒有能力顧及天下、國家的是是非非,隻能是一門心思尋找、利用、甚至擴大製度的縫隙、以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日期:2021-05-1211:30:41
42劉邦始終不能放心的是蕭何(1)
=========================
劉邦對蕭何,知根知底。沛縣起義初期,蕭何其實已經組織起來、已經成為領袖,自己這個沛公其實是蕭何讓來的,後來才成為碭郡長、武安侯,又成為漢王、皇帝。如此追根溯源,這個皇帝豈不就是蕭何讓來的?!蕭何或許也會這樣想,那就一定後悔的要死。
後來蕭何推薦韓信成為大將軍,又坐鎮關中掌握兵員、糧草。劉邦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其中危險,直到彭城大敗、兵打光了,蕭何從關中輸送而來的時候,才感覺可怕。大將軍為丞相推薦;兵員糧草又在丞相掌握之中,這太可怕了。如果蕭何和韓信聯手,哪裏還有他立錐之地?而在他和蕭何之間,韓信聽誰的,又何須問?!他一直擔心,哪一天兩個人會攜手而來、笑嗬嗬地請他讓座,那他還真就隻能笑嗬嗬地站起來、立在一旁聽吆喝了。
從此,無論軍情如何,劉邦始終有一隻眼睛盯著蕭何。
他對蕭何的不放心第一次表現出來,就是彭城大敗之後。一邊依靠蕭何輸送兵員、糧草在中原與項羽相持,一邊數次派使節回關中慰勞丞相。
蕭何在關中已經建成了完整的政府機構,也有出謀劃策的。其中鮑生對蕭何說:“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蕭何依計行事,將全族兄弟子侄數十人悉數派往劉邦身邊,是從軍,也是人質。劉邦大為高興並記在心中,勝利後大分封時特別加以封賞,蕭氏一門十餘人悉數成為有土有民的封君。
劉邦可謂用人也疑、疑人也用的高手。將蕭何視為第一功臣是真心,該如何賞賜就如何賞賜;懷疑蕭何也是真心,該如何防備就如何防備。戰爭年代有懷疑,還是以相信依靠為主;勝利後、特別是韓信事件之後,自然不能不用,但以懷疑為主。
在燕代前線獲悉韓信被殺,劉邦最先想到的就是蕭何。立即派出持節使者回到長安,“拜丞相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這是加官進爵之外,相應提高了警衛規格,給蕭何配備了一個加強的警衛營。當然是對參與殺害韓信的報酬,但也是不放心。
眾人都來相府祝賀,惟召平擔心,對蕭何說:“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則上心說。”召平資格很老,對軍中人事了然於胸。蕭何立即又依計行事。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蕭何身邊的謀士都和蕭何差不多,充其量不過是鑽製度空子、為自己打算,絕無謀反可能。劉邦對這樣的人都不能放心,心理可能有點問題了。但他的辦法也有與人為善的一麵,晉封為相國,就是將能給的全部給了,確保對方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以換取對方的忠誠。這是劉邦和後世君王的重要不同——不僅依靠帝王心術,更主要的是以心換心、等價交換。至於韓信,實在是功勞太大了,等價交換就得把皇帝給人家,那他就舍不得了。
劉邦接到蕭何以全部家財充公的報告,先是大喜,轉眼就高興不下去了。好似下棋,自己費盡心機想了一招,對方立即就看出來了。看出來就看出來,你看出來我也得這麼走,臉不紅心不跳,我就是得看著你。劉邦無師自通,極可能是古來第一個統一集中警衛權力的皇帝。所謂集中警衛權力,事實上就是將最高統治集團成員全部管控起來了,俯首帖耳,自然是高官顯貴;試圖抗衡,眼睛一眨就是階下囚徒,官邸頃刻就成監獄,警衛立地變作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