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粗獷豪的蒙古民歌遠而近傳來,歌聲動人心魄:
小騰格裏沙漠喲,伏伏莽莽蒼蒼;遼河的水喲,掀了滔滔的巨浪,滔滔巨浪。遼河兩岸的兒女喲,善良敢敢善良;朋友來了有酒啊,豺狼來了用刀槍,有酒啊用刀槍!
小騰格裏沙漠喲,伏伏莽莽蒼蒼;遼河的水喲,掀了滔滔的巨浪,滔滔巨浪。遼河兩岸的兒女喲,頑英勇英勇頑;若是侵略侵入自己的家鄉啊,堅決他消滅光,侵略啊消滅光!
小騰格裏沙漠喲,伏伏莽莽蒼蒼;遼河的水喲,掀了滔滔的巨浪,滔滔巨浪。遼河兩岸的兒女喲,記住歡樂丟掉悲傷;跨上神奇的駿馬衝啊,為著民族和人民的,民族人民的。衝啊,為著民族和人民的!
這首歌叫《遼河之歌》……
話說清朝光緒末年,冀熱遼地區連年大旱,真個是赤地千裏,哀鴻遍野,餓殍遍地,怒人怨哪!在一條爆土狼煙的遼官上,不時地走過逃荒的人群,背著包袱的,挑著孩子的……難啊!旁,有一棵老楊樹,樹皮早已剝得精光,枯死的樹頭枝杈上落著兩饑餓的黑老鴰,“哇哇”地叫著。
這時,從官的盡頭又飄過來兩個小小的黑點兒。走近一,來是一對蓬頭垢麵的年輕夫婦。他們互攙扶著,掙紮著,踉踉蹌蹌地挪蹭到這棵枯死的老楊樹下。終於,個年輕的男子似是再也無力走下了,一個跟頭張倒在地,騰一股土煙,嚇得樹杈上的兩黑老鴰“哇”地一聲,飛跑了。個年輕的女人也早就筋疲力盡不,順勢癱倒,依靠在男人的身邊。
這兩個依為的苦人苟延殘喘了半,才算捯上一口氣來。個男的有氣無力地對身邊的女人說:“桂英,有一口氣兒就趕緊逃吧!不為咱,咱倆,也該為,為肚子裏的孩子……”個女的聞聽言,身子一震,費力地抬頭,用幹幹巴巴的眼睛瞅了自己的男人一會兒,才低聲說:“武臣,說了多少遍了。快說了,要死咱們就死在一塊兒。要是沒了,留下孩子還有啥用。”年輕男子喘了口粗氣又低聲說:“我真是走不了啦……就擱,擱在這老,老楊樹下吧。”說完,又死死地閉上了眼睛。年輕女人見,嚶嚶地哭著,一邊用手掐男人的人中,一邊絕望地連聲叫著:“武臣,武臣……”
在這時,上走過來一行人。中間是個騎馬的中年人,黃白的麵皮,十左右歲,頭上戴著一頂遮陽的草帽,身穿一淺灰色紱綢衫子,腳上是一雙青色的布鞋。騎馬的中年人來到死楊樹,到倒在樹下的這一對年輕的夫婦,忙叫人停下來。他下了馬,蹲下身子,扒開年輕男子的眼皮了,又手搭在年輕男人的手腕上,細眯著眼,了一會兒脈。後,他過頭,叫跟隨的人搭在馬背上的一個藥搭子拿下來,從藥匣子裏出兩粒金色的藥丸,扒開年輕男人的嘴,用水葫蘆裏的水藥丸灌下。著,中年男人又手搭在年輕女人的手腕上,也細眯眼睛,了一會兒脈,也給灌下一粒金色的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