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由肖章的口中說出來,給許孟平父子一個相同感覺:隻要交錢,賺了大家一起分錢、賠了肖章來兜底。這等於說,隻要成為肖章這個麻辣燙的加盟商,那就是穩賺不賠。出點力氣,隻管收錢便好。
如此明了,許孟平還是有些遲疑:“配料、食材你都負責進貨,我這個做老板的,還需要做什麼呀?”
“調底湯、出鍋時配味湯。”知其所想,無非就是怕變成了傀儡一樣的老板,肖章從容地道:“這些技術,我隻能交給您老一個人。便是三貴兄弟,未經我的許可、您也不得私相授受、傳習於他。”
中原之地,自古以來手藝人的手藝人那都是傳子不傳女、傳親不外傳。
許三貴是許孟平的長子,雖然他們的小麵攤那點手藝,根本上不了台麵。但是許三貴至少還能夠得到傳承,日後也能有碗飯吃。
可是如今肖章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不隻是許孟平,便是許三貴也有些不解了。
側頭盯著肖章,一臉不解地許三貴道:“肖三哥,你讓我家的麵攤做你的加盟商,卻又不讓我父親將底湯、味湯的調配技法傳習於我。那等我爹老了,做不動事了。是不是我家的加盟商資格,就會失去了呀?那日後,我們一家人指望什麼生活下去呀?”
“不,作為創始加盟商,你家的加盟商資格永遠不會消失。”
見他這樣問,肖章說道:“不隻不會消失,一旦加盟商達到一百家,你家還會轉為我的合夥人。我會按照加盟商的數量,每增加一百家、就給你家增加一分的股份。最終的上限,是讓你家持有我‘肖記麻辣燙’一成的股份。”
股份,這詞對於當今大梁的人並不陌生。
現在這個大梁朝,正處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社會。
許多商人為了做成一筆大生意,或者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想要去做更大的生意,往往都會四處籌募資金。
這種募資做大事,合夥掙大錢的形式,早在大梁朝第二個皇帝在位時便已出現。
至於出現股權、股份這樣的詞,則是在一百多年前梁文帝時期。
河東商人陳禮誠,第一次在募資擴充時,最先定義出了這兩個詞的含義。
而那位陳禮誠當初是靠集資募股擴大的產業,其最後做到了什麼程度呢?他做到的皇商,變成了壟斷一方石炭生意的巨富。
他的後人,也因富足逐漸淡出了士、農、工、商中,最低等的商人階層。
在百年間,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陳家先後出了兩位尚書、七位侍郎,如今早已變成了官宦世家……
由於陳家的崛起,所以股份這個詞,對於許孟平父子這種市井小民,那也是耳熟能詳、知其含義。
知意又生疑,許三貴問道:“肖三哥,我家就隻有這麼個小攤子,和前邊那三間房。你說日後讓我家變成合股人?我家可是沒那麼多錢的呀!”
“沒錢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到底想不想掙錢、掙大錢。”
見他各種遲疑,肖章有些煩躁:“隻要你父子同意成為我的第一個加盟商,掙錢、掙大錢就不是問題。而且我說了,隻要我的‘肖記麻辣燙’發展到一百家的規模了,股份、權當是給你家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