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十五歲便隨軍出征,素來以智勇雙全的當世名將之一。
在明知道姬子能、贏無極等人,暗中與其他兩位王爺有所勾結的情況下,卻隱ren不發。
他確實是想要先穩住朝堂,不使四王奪嫡之事,毀掉了他苦心籌備了三年的大事。
何為大事呢?
冀北的中山郡王,近幾個月來兩次進京,為的就是那件大事。
那件大事,就是要出兵北伐,從東古手中奪回被占的燕雲北四郡。
奪嫡是內鬥,定王是一個大局觀極強的人。
北伐是對外征伐,一個有大局觀的人,絕對不會因內鬥去影響了對外開戰的大事……
對於朝堂之事甚是了解的贏無極,當然清楚王豐榮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
但是呢?
作為四大惡少之一的贏無極,不想完全被一個狗頭軍師所主導,因為他有更大的野心。
在王豐國說完後,贏無極狡黠一笑:“王承旨,你可知道有個詞,叫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聽此言,王豐國瞪大了雙眼:“贏先生,您、您不會想要拒絕姬子能,待其與定王黨為爭利、鬥得兩敗俱傷時,再去做那黃雀吧?”
能被你猜到,我還是贏無極嗎?
帶著這種心態,贏無極笑得愈發狡黠:“我不會單純的做螳螂,因為姬子能那廝不是個傻子。我若是耍了他,他在宮裏那兩個姑姑也不會善罷甘休。我的想法是出手助他、先不取利。把他推上台麵,讓他先與定王去唱一唱對台戲。”
“您的意思是……”
若有所思中,王豐榮道:“等定王黨與那姬子能的對台戲唱完,兩方身疲力竭、無力再戰時。您再釜底抽薪,做那撿便宜、輕鬆吃掉鳴蟬的黃雀吧?”
側目看著王豐榮,贏無極道:“是,我就是要做那個撿便宜的人。不過,我希望你在這件事上,給我做出一個襯托來,才能事倍功半。”
眼見贏無極的表情,再聽他說這番話,王豐榮不禁暗道:這贏大官人既已想好全盤計劃,為何還要我做襯托?他該不會有更加陰狠的謀劃,是要我這個師爺,去給他做馬前卒、急先鋒吧?
“您、要我做什麼襯托?”心中做著暗想,王豐榮疑雲滿麵地道:“以的官身,我可是不可過多拋頭露麵的呀!”
樞密副承旨,不是大官。
秩正七品,但他卻是個朝官。
按照大梁朝的官製與官束(官員的管束),為朝官者不可為商人充做謀士。亦不可與商人勾連、以權謀私,去幫助商人牟取利益。
按大梁的規製,所有的朝官,都隻能為皇家、為皇帝服務。隻
能是絕對聽從皇帝的命令,絕對唯忠於皇帝一人。
如果朝官為了利益與商人勾結,會被立即認為不忠於皇帝,馬上就會被定義為不忠的貳臣。
王豐榮靠著王家做後台,才做到了今日的位置。
他若是直接出麵,去幫贏無極做事。
一旦被定王黨、或是其他人的黨羽抓住口實。
一通參劾讓必然會讓他丟官罷職,還要背負上一個不忠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