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愚忠曹蒙昆,不智是豫王(1 / 2)

打仗打的是錢,戰爭是一個少錢的遊戲,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爭奪權利的核心,是在爭奪人心,這個道理肖章也明白。

可是隻因為自己與定王合作,變成了定王在京城重要的經濟來源。

那個豫王,就要痛下殺手,肖章從心底裏對他產生了鄙視感。

人家要來殺肖章,肖章還在這鄙視,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

無商不圖利、無商不投機。

商人,自古以來都是唯利是圖的。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讀書人,從來都少有絕對忠誠、忘我忠誠的。

什麼氣節呀、忠義呀。

在絕大多數人讀書人的身上,隻會在該出現的時候、被bi急的時候,或者是底線被完全破壞的時候才體現出來。

正因為缺少真正的氣節,沒有那麼多忠義的讀書人、

曆朝曆代以來,一旦發現一個真正有氣節、有忠義的讀書人,必然會大加渲染、極力吹捧。

這就是缺什麼、就要補什麼。

越是吹捧英雄的時代,越是缺少英雄。

越是內裏腐敗不堪的朝代,越是會標榜盛世太平。

如今這個大梁朝,就是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王朝。

現在這個大梁朝,就是一個表麵盛世、內裏早已腐朽至極的王朝。

在這樣一個王朝搞奪權,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

讓肖章鄙視豫王的原因,就是他的智慧,真不適合當下大梁這政治氣候。

敵人的心腹他就要殺掉,不給人家留下半分機會。

他怎麼就知道,如果譴人來談,肖章一定會拒絕呢?

肖章能給定王做錢袋子,就不能給他做錢袋子呢?

他們兄弟之間煮豆燃豆萁,肖章從來沒想過做那釜中泣的湯汁。

真正的商人是唯利,儒商大多看的是遠方。

遠方有無數災民流離失所,遠方有很多百姓還在吃苦。

無論是誰奪位成功。

肖章其實想要的,都隻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脫離苦海、過上好日子。

一人富,不是真正的富。

天下皆富,才是一個有胸懷、有格局,真正商人該去想、該去做的事。

可惜、可惜,那位豫王的格局太小,智慧也完全被定王碾壓。

想到這裏,肖章好奇地望著曹蒙昆:“曹大人,您可是聖上的潛邸重臣。您來救我,是奉了聖上的旨意嗎?”

“旨意什麼呀旨意。”搖了搖頭,曹蒙昆歎道:“康王派了三千精銳的淮南兵,將那西郊行宮給把守得密不透風。我連進都進不去,怎麼見聖上、又何來的旨意呀!”

“三千精銳,就能擋住您這蓋世的輕功?”聞言詭笑,肖章道:“那三千兵馬,難道是個頂個的武林高手不成?”

“哪來那麼多的高手。”不屑撇嘴,曹蒙昆道:“隻是聖上先前有旨,不許我等朝臣參與四王之爭。若沒那道旨意,我早就衝進去,將聖上給救出來了。”

忠孝二字很重要,可是這忠誠過度就是蠢,不智之孝是愚孝。

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肖章這兒,那就是一句狗屁不如的胡話。

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