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我鼎力助你。”依然怪笑,老皇帝道:“肖元敬,你確定憑你一己之力,便能達成你所願目標嗎?”
老皇帝此刻所想,其實無非是一旦肖章真的做大、做強。
日後資本可以掌控天下,自然也就可以掌控朝廷。
商人架空皇權的事兒,古時既有。
最成功的人當屬呂不韋,最明智的當屬範蠡。
古有呂不韋,老皇帝絕不想今日出再一個“肖不韋”,來禍害他趙家基業。
以肖章此刻的表現。
老皇帝也絕不會相信,肖章會在功成名就後,效法範蠡去做一個鄉野散人、遠離權利。
猜得出王道思想深植的老皇帝所想。
“當然不是憑臣一己之力。”肖章道:“臣隻做一個表率,為陛下、為大梁開創出一個先河。一旦臣這個表率成功,則天下萬民皆為商。全民皆商,國家富強。臣一人之力,則如滄海一粟、不值一提。”
作為一個君臨天下之人,作為一個奪權上位的皇帝。
老皇帝當然聽得出,肖章這話裏是什麼意思。
隻做個帶頭人、做一個表率,這是肖章真實的目的嗎?
老皇帝自是不敢全信,又不能不信。
全民皆商、國家富強,這會附和皇家利益、能夠實現嗎?
有前車之鑒,至少在漢朝時。
文、景二帝在位的大漢朝,雖未達到全民皆商的地步,卻也是商貿活躍,才助二帝創造出一個“文景之治”。
也正是因商人助力,出現了“文景之治”。
漢武帝上位後,才有了足夠實力去蕩平匈奴。
而在那時,史書沒有明確記載,是誰真正帶動了大漢商貿繁盛。
但至少老皇帝知道一點,“文景之治”時,隻有外戚弄權、絕無商人幹政。
即便是肖章日後真的成為大梁第一官商,老皇帝反而不擔心了。
官商、官商,亦官、亦商。
無論是他在位,還是日後定王或其他皇子繼位。
隻要是官,那就玩不過皇權。
隻要是官,那就是他趙家的臣子、是他趙家的奴仆……
念及此,老皇帝正色道:“好,肖元敬,念你一片忠心,朕今日信你不疑。跪下、朕親口重新封賞於你。”
聞言急忙跪下,肖章道:“臣在。”
“肖元敬平亂有功,又獻治世八策。”
先表功,老皇帝高聲道:“今朕親封你為開國歸雲伯,賜終南禦莊並附近百裏之地為你食邑。任你殿前步軍承宣使、京兆府通判,北市商盟諸事總督辦。另賞黃金八百、銀八千。”
封、賜、任、賞。
老皇帝口宣這道聖旨一出來,站在他身邊的崔臣瞪大了雙眼。
肖章身旁的三位將軍,也是一個個的臉上寫滿了驚訝。
他們驚訝什麼呢?
驚訝的原因是,自梁武帝後,大梁有三條鐵律。
其中的第一條,是:非皇族貴胄,不封實爵。
肖章這獲封歸雲伯,直接從一個士族搖身一變,變成了貴族。
第三條則是:非功勳卓著、功在社稷或普惠萬民者,不賞金銀隻賞寄祿官。
老皇帝不但違背了第一條,還直接連第二條也給破壞,直接賞錢給肖章。
這怎麼能讓人不吃驚,又如何讓崔臣不震驚。
崔臣震驚的是:看形勢,聖上似乎是接受了肖章這些諫言。接受的同時,還喜歡上了肖章這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