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攻心為策、亂城計(1 / 2)

聽完肖章這下策之計。

定王眨了眨眼,微笑不語、示意肖章繼續說下去。

看到他示意,肖章也不推搪、直接說出上策之計來。

這個上策之計,核心是攻心為上、收心為上。

怎麼個攻心呢?

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兵力是敵人十倍,完全處於優勢時,就圍殲敵人。

兵力是敵之五倍,就去正麵攻敵。

肖章這攻心,則是在不知魏王派了多少兵圍著潞安全前提之下,直接選擇了“倍則分之”的打法。

何為“倍則分之”呢?

那就是肖章將魏王圍潞之兵的數量,直接定義為一倍於敵。

兵力沒有壓倒xing優勢時,就要設法分散、分化瓦解敵軍。

具體的分化方式,肖章的想法是以昭烈寺暗探做使者,先行收買城中一些對潞安王不滿的將領。

收買成功,不讓他們立即造反。

同樣是燒糧倉、卻不斷水源,同時尋找一切機會毀掉其守城軍械。

當城中缺糧後,讓魏王對肯出城投降的兵民許諾:凡出城歸降者,賜其糧、送其衣、賞其錢、遷其籍,分給其田地到別處去安置。

大梁現今每戶平均有田十五畝,讓魏王允諾、給出城歸降的每人十五畝。

肯出城的人,無論男女老幼、一次給予百兩白銀做遷籍的安家費……

“停、停、停!”聽肖章說到此處,定王ren不住打斷了肖章:“肖元敬,你可知那潞安城中,有多少戶、多少口人呀?”

“七千五百戶,大約五萬口。”知其打斷原因,肖章說道:“殿下,冀州荒地何止千萬畝?朝廷現在也不缺少錢了。那五百萬兩的賞錢,隻管從蔡、祝府上查抄的錢裏調撥便可。”

冀州水災過後,死者不下百萬、絕戶少說二十萬。

二十萬戶死絕以後,空出來的耕地,用作安置區區七千五百戶那自然是綽綽有餘。

蔡尨輔、祝元隆兩個人貪的錢,去掉雜七雜八的開銷。

三億多兩的真金白銀,少說也能剩下兩億七千萬。

拿出幾百、上千萬兩,對今時今日的大梁朝廷而言,那根本算不上錢。

然而,這隻是肖章的想法。

當定王聽完這些,他卻想到的更多……

“肖元敬、肖大老板。”奇怪地一笑,定王道:“你當這江山社稷,和你做生意是一個樣的嗎?今天你讓我以幾百萬兩,去買一座潞安城,這等於給天下人釋放了一個不好的信號。隻要造反、就能有錢拿,那豈不是人人皆謀反、天下永不寧日?”

話略一停,定王聲音冰冷地道:“你可曾想過,若以你這第二條計策行事。今日撫定此城,來日又會有多少個類似之城出現。若人人效法,我大梁的稅賦、又能平定幾座城池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作為皇子、作為未來的太子甚至是皇帝。

定王之思,是天下的長治久安、是征伐果斷。

對於他這種想法,肖章是理解的。

但是他完全誤解了肖章的真實想法,這讓肖章很是不開心。

“殿下,您能否讓臣把話說完,再來給臣之所想、所思下定義呀?”麵露不悅色,肖章瞪著定王道:“我隻是說收買人心、攻心之術,又沒說單純隻靠花錢、分地來撫平潞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