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萬萬不可。”
耳聽耿金玉如是說,安子玉突然打斷三人對話:“商聖如今需要的是不驚不喜,不怒不躁。夫人倘若讓他開心、興奮起來,怕是隻能讓毒xing再次發作。到那時,老夫真就回天乏力了。”
一聽這話,耿金玉急回頭、盯著他道:“神醫,三郎體內之毒,真的這樣霸道,竟至如斯嗎?”
點了點頭,安子玉道:“是的,此毒極其霸道,非尋常人可想。”
“既是如此。”得到肯定回答,耿金玉再次看向齊、洛二人:“二位哥哥,暫時不要將這三個喜訊告知三郎,以免他體內之毒再次發作。不過,洛兄,我想做到、那腳踏車的拉貨能力如何呀?”
接此問,洛文達答道:“回夫人,腳踏車平地可載五百斤,崎嶇可運三百斤。”
崎嶇的山路可運載三百斤。
得到這答案,耿金玉皺了皺眉:“一個士兵全裝加自重,一百六十斤。亦就是說,一輛腳踏車可以單次運送兩名士兵。這、這若是想讓三的步銃快速攻擊隊設想成真,一個營就得配備二百輛腳踏車呀!”
步銃快速攻擊隊。
這詞是肖章昏迷之前,在兩莊兩巷所有管事兒開會時,第一次說出來的。
其實這詞,肖章原本是想直接用“機械化、快速反應部隊”的。
然而沒有機械動力,一切都隻能靠人力。
實際技術能力弱化後,肖章就隻能選擇改變含義、簡化稱呼這種方式。
雖是簡化了,可實際上,如果這支步銃快速攻擊隊一旦問世,肖章堅信、定會徹底改變戰場形態。
為何肖章堅信如此呢?
那還要先從天下各方勢力,如今的實際對比先說起。
當今天下,大梁以步兵為強,東古、西羌、西狄和北戎以騎兵為盛,南麵三苗和安南以山地兵、象兵而聞名於天下。
騎兵攻擊速度快,尤其是北戎人的騎兵飛射戰法,是經常讓以步兵為主的大梁,隻能堆人防禦、排陣硬剛。
象兵雖速度不快,但以大象自身重量做基礎,一旦讓象兵衝鋒起來。大梁的步兵列陣,往往也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可以說在兵種對抗上,因地理和國情原因,大梁是存在著極大劣勢的。
如何來改變這種劣勢呢?
肖章搞出來了火銃、火炮,這隻是一個開端。
火銃齊射可以阻擋騎兵、象兵的快速衝鋒,能夠在二百步外精準的狙殺敵軍。
火炮憑借射成,千步之外、先將敵軍的騎兵或象兵轟得陣型大亂。
然而那都是以防守為主,肖章的戰術思想中,那是下下策。
何為上上策呢?
上兵伐謀,臨戰之時,謀略是很重要、但往往未必真正能夠憑借謀略,實現完全對戰場局勢的主導。
尤其是如今這種兵種對比之下,大梁完全處於被動、劣勢的情況下,更是不能隻想以謀略定戰事,不能完全依賴於謀略。
雖說謀略不能主宰一切,但肖章卻有自己的謀略。
什麼謀略呢?
這個謀略的核心,隻有一個道理: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兩國開戰,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這是幾千年來,戰爭留給人類的共同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