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於肖競,姬安初的本事開始彰顯出來。
在他到任後,先是做出了放牧區域整體規劃。
接著他由與肖競配合,嚴禁任何牛羊進入果林的同時,他帶著人在兩月之內引種出了三千畝草場。
以這三千畝的草場做為基本,姬安初先解決了七千騎警那三萬五千匹上等戰馬的放牧和草料問題。
但是百姓的牛羊放牧,仍然是個大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姬安初多次深入附近的深山,去與當地尼苗人交流、探討。
從尼苗人那裏,姬安初找到了解決牛羊放牧的辦法:山間平地可為牧場,高大的椰林下亦可種草放牧。
找到這個辦法後,姬安初並未來找肖章尋求幫忙。
他俺家按戶在“南徙戶”中遊走,說服了第一批、1200戶“南徙戶”,隨他一起進入北邊的山區。
劃地建欄、接種草籽。
如今在那北邊的山間林地,和海邊的椰林之下,已初見萬畝草場的蔥鬱初象。
一邊裏,草場的問題逐漸解決。
另一邊,姬安初還同步解決這另外一件事、畜養園的建設。
按照肖章的規劃,“天涯莊園”不鼓勵“南徙戶”搞豬、狗、雞、鴨等家畜和家禽的小型圈養。
所有的禽、畜,全部統一圈養,建立起六處大型養殖園。
這六處大型養殖園,采取流水化飼養方式,招募總計3000名農女和1200名農丁入園做工。
凡入養殖園的工人,其薪酬原則上不低於進入其他產業園的工人,月人均收入將在30兩上下。
有了這六個養殖園,整個“天涯農莊”所需的肉蛋等副食,將全部由天涯總商社旗下的副食商社平價提供。
此舉既可實現畜牧養殖集體化作業,又能夠遏製副食類產品的物價暴漲。
從而從根本上確保了“南徙戶”在吃飯問題上,不會因物價不穩受到任何影響。
出去這些副食外,“天涯農莊”的120萬畝水田中,還將放養淡水魚、蟹、蝦類。
那些副食產品,肖章提議、姬安初定規則,確定收獲與售出時按戶結算,由“天涯副食商社”統一定價回購、統一平價銷售。
回購的操作上,在肖章提示下,姬安初想到了能讓所有“南徙戶”心甘情願配合這一策規的方法。
什麼方法呢?
那就是所有分到田地的“南徙戶”,隻要想在其水田中投放魚、蝦、蟹的籽苗。
籽苗全部由“天涯畜牧總商社”免費提供,再由“天涯副食商社”在魚苗、蝦苗和蟹苗下田時,既與農戶簽訂保價收購的契約。
如此一來,農戶從放養魚苗,到收獲、出貨,全程都由“天涯農莊”旗下的分立產業總社和副食商社保證其旱澇保收。
既能最大程度刺激生產積極xing,又便於管理和平抑物價。
為確保此策具有嚴肅xing,肖章特意頒了一道命令:任何農戶不得私販私運肉、蛋,淡水養殖的魚、蝦、蟹等副食產品。
凡私運、私販者被抓獲著,髒物充公。
主謀全家從農莊除籍,趕出“天涯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