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的子彈、穿過了樹林。
無數的“青竹二式”擲彈炮,將劈天蓋地地“轟天雷”甩進了樹林。
幾乎是在須臾間,藏於山林中那三四千蠻兵便被火光團團圍繞,便被流星一般射去的子彈帶走了生命。
隻是兩刻的光景,在那處叫做“曼牙穀”的地方,猜猛的四千伏兵便損失過半。
眼見此狀,猜猛急忙下令向南撤退,想要繼續鑽林子、躲開這種他從未見過,駭人聽聞的攻擊。
可惜的是,既已接戰、宋定邦怎會再讓他逃掉呢?
見到敵軍開始潰逃,宋定邦一聲令下、親率一百火騎兵衝進了山林。
於是乎,一場山地伏擊戰,沒能按猜猛的想法變成一場大規模的山地遊擊戰,卻變成了一場大屠殺。
屠殺的主角,是宋定邦和他身邊的那一百火騎兵。
被屠殺的蠻兵,幾乎是在完全沒有還手的機會。
又過去一個時辰後,當猜猛被他身邊一個部落王子砍下、雙手奉至宋定邦麵前乞降時。
四千南蠻兵,隻剩下了那個王子和他身邊那區區二百餘人。
一個半時辰,殺敵三千八,這種戰力足以震驚天下。
那麼宋定邦所率的“慶字營”,損失了多少人呢?
沒有瞞報、不存在謊報,宋定邦上報、送到趙維桓麵前的戰報是:我方陣亡37人、重傷25人、輕傷33人……
一百來人,換了以難纏馳名天下南蠻兵三千八百人。
如果換做從前,已足夠大梁王朝各級軍官們,好好地將宋定邦吹捧上幾年了。
可是、可但是,今日之義寧軍、已非過去之大梁各軍。
京城裏,趙維桓還在朝議、商量著如何獎賞宋定邦時。
南蠻之地,宋定邦麾下的五個營,已經展開了全麵的攻勢。
與以往大梁軍隊時刻講究隊形、講求陣型克敵的作戰方式完全不同。
宋定邦的五個營,完全是以隊為作戰單位、齊頭並進,平行式的向南蠻腹地推進。
失去了盟主的南蠻人,本就已陷入一片混亂。
如今再見到宋定邦竟如此不講章法,擺明了輕視他們、欺辱他們。
士可殺不可辱,蠻人更是遇上此類事情,極其容易上頭。
這個上頭的具體表現,很快又讓宋定邦創造了新的戰爭奇跡。
看著宋定邦用兩千多兵馬,一步步向前推進、其他盟友居然還在想著怎樣才能不死、怎麼向段正淳乞降以換領地。
十三部中實力排名第三,擦野蠟部首領寧穀海徹底上頭了。
他居然向其部落下令:男滿十二歲、女滿十六歲,可使弓刀者皆如族兵序,隨本首領去抵那梁將、保我領地、殺其威風。
南蠻人,尚處於半原始的狩獵氏族社會。
每個部落的首領,都是由大家一顆豆子、一顆豆子投票給推選出來的。
寧穀海是大家推舉的首領,他這一道命令下去,再加上大祭司一番蠱惑人心的操作之後。
擦野蠟部的男男女女們,紛紛拎起了柴刀、背上了獵弩,跟著寧穀海便衝進了大山、藏到了茫茫林海中……
擦野蠟部,位於十三部族的東南角。
宋定邦大軍與之對位的,是青竹之戰中,曾在塔樓上操炮的一個哨長李海榮。
曾經的哨長,李海榮憑借青竹之戰的戰功、守衛歸雲的功績,如今已被夏光裕擢為營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