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道:分為初段,中段,極至,大圓滿。能進入這一層次的必竟不多,所以不用再細分高下了。《就如浪翻雲決戰單玉茹和水月大宗時,老黃書中提示‘他早達天人極境’了。》
龐斑,浪翻雲。無庸置疑的絕代大宗師。到攔江之戰時,他們已臻至‘天人之道’的‘大圓滿’狀態,是準備進踏‘破碎虛空’的兩位超卓人才。
言靜庵:靜齋宗主,達‘天人之道’,進修‘劍典’極境‘死關’。
先天之境:分為初段,中下段,中段,中上段,極至,極至中,極至中上段,大圓滿。這個層次如此細分,隻是想讓大家認清同一層次的高手相差多少。《這裏有不同意見的朋友,請保留你們的意見。黃易在同一層次上細分很模糊,所以本人在以他著作為依椐的情況下也加入了自已的看法,才有了這先層次的細分。本書作者我在這裏全權主宰一切,不可能讓所有的人全滿意,但至少看我書的人要接受我定下了這個‘層次細分’了,否則看我的書會很累》
細述如下:‘劍心通明’‘天魅凝陰’‘鬼焰寸心’‘滅神陰焰’‘烈魂滅欲’‘乾坤無刃’‘穹闊蒼橫’‘霸海裂天’等等都代表一個境界,這個境界等同‘先天境極至’的層次,這些境界一但‘大圓滿’,便代表進入了下一層次,也就是‘天人之道’初段,在這裏本人將每層次的‘大圓滿’和下一層次的‘初段’劃等號。
《黃易書中指出:師妃暄和秦夢瑤都是以有破綻的‘劍心通明’入世潛修的,都是假他人之力得窺大圓滿極境的,先者借重徐子陵,後者得助於韓柏。另外靜齋的‘死關’應和魔門的‘道心種魔大法’劃等號,兩者都是天人之道中修行的法則,一正一邪,殊途同歸,隻是魔種大成能進窺‘破碎虛空’,而‘死關’得破卻是肉身成佛,灰飛煙滅。其實兩者間的差距是:魔種大圓滿是‘生’,死關大圓滿是‘死’,前者能盡情享受‘天人之道’大圓滿‘生’的喜悅,後者雖也登入‘天人之道’的大圓滿,卻‘死’的不留痕跡,這也是慈航靜齋千百年來未有一人能‘破碎虛空’的原因。純粹從‘佛’‘道’的角度來說,‘坐化’與‘飛升’是同屬一層次的圓滿之境,但在黃易書中‘破碎虛空’實是武學的最高層次,‘死關’在書中被定意為‘天人之道’的極境,它給修行者提供了進窺‘破碎虛空’的機會和通道,‘死關’的最終定論用四個字來形容比較恰當:‘不死不悟’。但在‘死才得悟’的情況下明顯比‘魔種’遜色一線。這是一‘生’一‘死’的對比,有‘生’才能踏入黃易定下的極境‘破碎虛空’,而有‘死’肯定失去了這個機會。黃易明顯偏重道家玄學,所以‘飛升’被定為了武學的最高層次,在黃易的武俠世界中,追求極境‘破碎虛空’成為了每個武者畢生的心願和終極夢想。》
《對於邪靈厲若海,龐斑曾語:‘他的武功已達到了人體所能達到的極限’。這裏指出兩點:其一是:‘達到’,達到不並等同圓滿,就如秦夢瑤一出場便達到了‘劍心通明’,但距離大圓滿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二是:‘人體極限’,厲若海最終未能把‘人體’與‘天地’相合,等若沒達至‘大圓滿’狀態,否則就是‘天人合一’,龐斑卻在他處於‘人’的極限時,把這個有望進窺‘天人之道’的超世武學奇才扼殺於搖藍之中,其實真正殺死的厲若海的不是龐斑,而是厲若海自已的武功心法,‘燎原心法’精詣是:一往無前,有死無生。若他心生‘逃’念,不僅有違心法要詣,更無法發揮他的‘人體極限’,最終會窩囊的死在龐斑拳下,而龐斑更不會因此而負傷。黃易筆下的厲若海,因武功心法為他鋪就了死亡之路,留給後人的是他橫槍立馬的蓋世豪情和激情澎湃的慘烈一生。那一串冰糖葫蘆的濃烈深情讓人無不暗然淚下。正是他短暫的生命鑄就了他的一世英名,也出場次數最少,卻給讀者印象最深,覆雨翻雲中最令人無法忘懷的就是他――厲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