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天的t夫京師又出了一件大事。東廠夫統領楞嚴居然搖身一變成了混入大明朝庭的蒙人餘孽,通輯抓拿的告示頃刻之間在轟傳開來,似乎一夜之間江南大地上讓楞嚴的名字紅的發紫了,而躲在燕王府中的楞嚴麵目陰沉,卻也不喜無怒,這種情況他也曾有預料。
僧道衍在定計之前就預見到這情況的發生,一但出現這情況,隻能走最後一步路了。否則不是楞嚴完蛋的問題了,而是燕王也要遭殃了。
在兩種可能之間,燕王隻能做出一種選擇,因為眼前的形勢對他非常的不利,他根本沒時間等到大壽之期再動手了。所以他拋出了最後一招,借皇上的手消滅允墳,不成功則成仁。
旭日東起,我再次踏入了皇宮,來赴朱元璋的三日之約。
禦書房中,我見到這種蒼老了許多的開國大帝,他招呼坐下後,半晌後才道:“小墳,局勢相當的混亂,朕有這樣一個決定,你可以參照一下,看能否行的通。”
“孫兒願聞皇爺爺高見。”我恭敬的道。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朕準備退位,讓你來登基,你怎麼想?”
我聞言之後,渾身一震,這可是我做夢也沒想到過的一種可能,朱元璋竟會有如此想法?雖然我猜到了些他會拿出大的舉措,但絕想不到會是如此驚人的提議。
而朱元璋如此做可算是完全為了我著想了,他是要明正名順的讓我登基坐殿,以正視聽,好讓有心謀逆之輩無可托之辭做反。
如燕王,藍玉等。都是會以各種借口興兵做反的野心大家。
“皇爺爺,這怎麼行。您老如此的做地話,下邊的人更會不服,說允墳硬逼皇爺爺禪讓,這會給一眾大臣造成非常不良地負麵影響,這事萬萬使不得,請皇爺爺三思。”
我說的也不無道理,朱元璋可能一時也略感一怔,但他還是道:“小墳。朕心中也有了種不祥的預感。自登基以來這是從未有過的一種感覺。陳玉真雖已逃跑,但朕要你一定殺了這個賤人替朕消恨,你答應朕嗎?”
從他恨恨的口氣中我聽的出他對陳玉真的恨意。
“孫兒遵命,不論她逃至何處,定要將她抓來交於皇爺爺親自處理。”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不用了,你處理了她便可以了,朕不想再見她了。”他眼中掠過一絲深痛。看的出來陳玉真是何等地受朱元璋地寵愛,竟連親自處理她都不想做。
“朕退位的事,你再考慮一下,眾臣麵前自有朕替你說項,包保他們對你信服。”
“不用考慮了,皇爺爺,此議孫兒誓難接受。皇爺爺龍體安康,再坐十年也沒有問題,於情於理都不能讓眾臣接受此議,還請皇爺爺收回成命。”
其實我已料到,朱元璋若一宣布此事。定會引起燕王的最後一搏,他此時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若不趁亂奪位,若給我坐穩的話,以我的厲害,燕王這一生也不會再有機會了。
燕王一動誓必雷霆萬均,而目前我還完全準備妥當,怕真的給他趕出了京師就慘了。
“這樣吧,小墳,朕給你三天時間,你給朕最後的答案,好好考慮一下這提議,若朕有個三長兩短,到時想幫你也不成了。”朱元璋似乎有了厭倦這場鬥爭的感覺。
這弄好讓我生出了怪異地感覺,對於傾醉於權勢名利的朱元璋來說,這是否也算一處破悟?
我還想說話時,朱元璋手一擺,道:“還有兩個人朕先讓你認識一下,萬一有什麼事的話,朕讓他們跟著你,他們都是忠心耿耿之士,念祖,破天,你們進來。”
我早就知道有兩個高手侍立在房外了,這二人的修為相當高明,絕不在葉素冬,嚴無懼之下。
進來的兩個人赫然是朱元璋的秘密力量精銳死衛的兩大統領帥念祖和直破天。
二人給朱元璋行禮後侍立一旁。
“朕地說話你二人可曾聽到?”朱元璋沉聲問二人。
帥念祖和直破天齊聲應諾,“卑職等聽的一清二楚,吾皇真命天龍,每每能化險為夷,遇難呈祥,這等小亂怎麼會難的倒皇上。”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世間之事,誰也難有個準測,你們隻須記著朕的話就行了,好了啦,你們先行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