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北海水漾神(二)(1 / 2)

村上百姓們聽說珍珠姑娘能治病,有病的也都來找她看病。珍珠姑娘有求必應,凡來找她看病的,她都迅速地幫助把病治好。珍珠姑娘受到全村百姓的稱讚。

海生與珍珠的感情日益加深,並建立了愛情。不久,他倆結成了夫妻。

鄉親們跟著海生夫妻倆闖大海,憑著夜明珠的威力,遇礁險能化險為夷,遇海怪能驅趕海怪,夜間捕魚,夜明珠的寶光、輝耀海麵,為夜漁人照明。因而,鄉親們每次遠航馮海,總是一路平安,滿載而歸。大家過上了溫飽生活。珍珠與海生夫妻倆更加受到鄉親們的愛戴。

然而,好景不長,珍珠姑娘在白龍村安家落戶行善事的消息,傳到合浦縣官耳裏,縣官大為不滿,將此事密告給廉州州官。

這位知州又總是嫌自己的官位還不夠高,日思夜夢,又總想向上爬。他心裏盤算,夜明珠到手後,這可是件進貢的好寶物,我何不將這進貢給皇上,皇帝的公主將要出嫁,夜明珠可是件最珍貴的嫁妝,皇帝和公主見了,準會很高興。皇上接納了這件貢品,一這賞給他一個大官做。於是,在他派在兵馬開出了州府之後,他馬上寫一奏折,派專人火速送去京城。

白龍村被州兵團團圍住。百姓們知道官兵到來是為了搶珍珠姑娘和夜明珠,人人滿腔義憤,都拿起漁刀、漁叉,跟官兵展開一場搏鬥。終因官兵人多勢大,百姓們雖拚命相搏,都未能打退官兵,反而死傷了不少。

一幫官兵闖進海生家,強逼海生交出珍珠、夜明珠。海生怒斥官匪,堅決不依。官兵們將海生雙手捆綁,並把他的嘴堵塞起來,不準海生呼叫。接著又去捉拿珍珠姑娘。正在這極度危急時刻,日夜伴隨珍珠姑娘的那顆夜明珠,突然變得龐大起來,象麵盆那樣大,它將珍珠姑娘馱在它的身上,然後它就縱身一跳,跳上了屋頂。珍珠姑娘腳踏夜明珠,如同踩在一個巨大的飛輪上似的,帶著難舍難離的心情,一下子飛過村莊,飛過山崗,飛到茫茫的大海,落進了他倆原來棲身的白龍海灣白龍珠宮裏去了。

官兵們抓走了海生,又朝海生家放一把大火,燒掉了海生房屋,連他的老媽媽也燒死在屋裏。海生心裏萬分悲痛。官兵們將海生帶到廉州府,關進了監牢。

珍珠姑娘失去心愛的人之後,日日坐立不安,她那顆聖潔、莊重的心,裝的全是心愛人的身影。她夜夜來到珊瑚礁石上思念海生,盼望海生。她想到自己的命運,剛剛建立的這樣一段美滿的姻緣、這樣一個好端端的溫暖家庭,被官兵們殘酷搗毀了,如今家破人亡、夫妻分離。她越思越難過,越想越傷心,悲痛的眼淚簌簌地往下滴。珍珠姑娘的真情,感動了礁石底下的蚌群,它們同情地接受珍珠姑娘的傷心淚,咽進貝殼裏,天長日久,珍珠姑娘的一滴滴眼淚,在海蚌肚裏育成了一顆顆晶瑩的珍珠,象每滴淚珠一樣地渾圓、透亮。

每當月白風清之夜,珍珠姑娘來到珊瑚礁上坐了一陣之後,就往沿海一帶來回踱步,那是因為從合浦到北海一帶有七個多魚的海區,海生過去經常愛來這七個地方打漁的緣故。珍珠姑娘沿著丈夫的足跡,一邊思念一邊走,一邊傷心一邊器,她來回不停地走,眼淚也不停地朝海裏灑。這七個海區不僅是魚多,也是海蚌最多的七個地方;因為珍珠姑娘痛苦的眼淚灑下海裏的緣故,漸漸地這七個海區形成了盛產珍珠的珠池。即如今的白龍、楊梅、平江、烏泥、斷望、白沙、青嬰七個珠池。後來,漁民們說,這七個珠池的珍珠,都是珍珠姑娘的淚珠孕育的。

知州仍不甘心罷休,為了把夜明珠搞到手,又派一批官兵到白龍村,強迫一些漁民下海尋找夜明珠。在官兵的刀槍威逼下,漁民們不得不下海撈蚌。下海的人,有的因天冷水寒,在海底下被寒冷的海水凍死了,有的被鯊魚咬死了,有的由於在船上麵拉繩的州兵,繩收得太晚,在海底下待的時間太長而氣絕死去。這樣,許多漁民冤枉地葬送了性命。

遠在京城的皇帝,看過廉州知州送呈的奏折之後,得知合浦有夜明珠,欣喜若狂。立即派兩名內宮太監前赴廉州,令二太監迅速將夜明珠押運回京。

廉州知州迎接了兩位太監,並親自陪同前往白龍村。連押在監牢的海生也一並帶去。

二太監聽了知州的稟報,得知夜明珠還未弄到手,十分惱火,氣急地將知州停職查辦。馬上又強令海生和白龍村漁民下海撈珠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