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碧遊宮。
靈寶天尊高坐青蓮法台,開講道法,門下弟子按序排班正襟危坐,側耳恭聽靈寶天尊講經說法。
靈寶天尊講到妙處,門下弟子無不麵露喜色,撫掌擊節。天尊舌燦蓮花,口若懸河,講了三晝夜,整個蓬萊島百花齊放,百鳥爭鳴,香氣繚繞,經久不散,正是靈寶天尊道法高深,門下弟子聽得如醉如癡。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靈寶天尊講到此處,略一停頓,繼而大聲道:“吾輩修道之人,不是要逆天而行,而是要順應天道,從天地萬物的生長運行規律中找到契合自己的道,順應自然,努力做到天人合一,隻有找到屬於自己的道,才能長存於天,不死不滅。”
“師尊,弟子有所疑惑。”雲霄抬起頭大聲問道,“吾輩修道,從一介凡人,修出真氣,繼而吸納天地靈氣,培養出元嬰,渡過仙劫,成為金仙,再然後成為大羅金仙,混元大羅金仙,準聖,聖人。師尊,聖人果然能夠長生不死嗎?”
靈寶天尊微微頷首道:“生老病死即是天道,就算是聖人也不能避免,強如大神盤古最終也兵解。”通天教主頓了一下接著道,“吾修道數萬年,悟得一點心得,今日就同汝等說說。天地之間,靈氣,能量是有定數的,修道者眾,得道者寡,並不是他們資質愚鈍,而是聞道有先後,先得者占用了太多了靈氣和能量,後來者就因為靈氣不足無法晉級,除非有聖人離開這方天地,不再吸納天地靈氣,後來者才能夠晉級。所以,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天地之間所謂的聖人不過十數。”
“師尊,那天地之間聖人有幾個呢?”雲霄之妹瓊霄問道。
“吾師鴻鈞老祖乃觀開天成聖,不在此列,大師兄道德天尊,二師兄元始天尊,女媧娘娘,西王母,西方教主準提,人皇伏羲,神農,加上吾,共八人而已。”
眾弟子一陣唏噓,互相低聲交流,靈寶天尊掃視一圈道:“汝等也無須懊惱,縱然成聖難,但汝等切不可因此懈怠,要順應天道,感悟天地,終有一日可以成聖。”
“謹遵師尊教誨。”眾弟子齊聲拜謝。
“本次宣講到此為止,汝等各回洞府修行去吧。”
眾弟子拜別靈寶天尊,各自退出碧遊宮,化為飛虹,掠空而去。
長耳從外麵進來,兩隻耳朵上各自被打了一個洞,掛了一個拳頭大小的銅環,哭喪著臉跪倒在靈寶天尊蓮台下:“師尊,你要給弟子做主啊。”
靈寶天尊看看長耳,笑著道:“你這是怎麼回事?”
長耳哭喪著臉道:“師尊,這都是小師妹弄的。”
正說著,大殿中響起一陣啼鳴聲,一道火光飛掠而至,長耳聽到啼鳴聲嚇得一陣風似的躲到靈寶天尊的蓮台後,火光直撲蓮台,靈寶天尊立掌於身前,火光就像撞上了牆壁,噗的一聲彈了回去,火焰熄滅,露出一個五六歲的孩童。
靈寶天尊笑眯眯地道:“子衿,你又調皮了。”
這個粉雕玉琢的可愛孩童正是靈寶天尊收的關門弟子風子衿。
五年前,那顆灰不溜秋的蛋吸光了碧遊宮下的火海,進化成了金蛋,然後又在地底下吸收靈氣,十個月後終於破殼而出,卻是一個粉嘟嘟的嬰孩。
靈寶天尊為嬰孩取名子衿,以鳳凰族的風為姓,收為關門弟子,親自教導。
風子衿生而百竅通達,五年間看盡碧遊宮所有藏書。靈寶天尊所傳無所不精,但就是境界沒有提升,仍舊停留在築基境。
風子衿嘟著小嘴道:“師父,長耳朵不好。”
“哦,怎麼不好了?”
“我讓他陪我玩,他說有事,我去找他,看到他在地裏玩泥種草,我也過去玩泥,他就罵我。”
長耳從蓮台後探出頭道:“師尊,小師妹把我種的仙草都給拔了。”
風子衿飛身向長耳撲去,長耳嚇得又躲到蓮台後,靈寶天尊一把拉住風子衿的小腳丫子道:“子衿,有什麼話跟為師說,不要動手。”
風子衿哼了一聲道:“師父,師兄師姐他們每次來島上都沒時間陪我玩,我一個人好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