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的爪子在洞裏掏呀掏呀,真好運氣,裏邊藏著那麼多野瓜子兒。狒狒一邊嗑,一邊繼續往裏掏。這一次,它抓了一大把,糟了!它的爪子拿不出來了,急得直叫喚。
原來,小阿裏爸爸挖的洞,口小底大,狒狒貪心,爪子裏捏一大把野瓜子兒不放,當然拿不出來了。
小阿裏的爸爸很容易拴住了它,把幾塊鹽巴丟給它。狒狒吃到鹽巴,像吃糖一樣貪婪,吃了一塊又一塊,味道挺不錯。過了一會兒,它不停咂巴起嘴來,它渴了。
小阿裏的爸爸把繩子放開,狒狒跑得很快,它渴極了,要趕快去喝水。
“阿裏,快跟上,狒狒帶我們去找水啦!”
狒狒一口氣跑到一個山洞裏的水池邊,大口大口地喝起來。
水清涼涼的。小阿裏跳了起來,高喊著:“勝利了!狒狒帶我們找到水啦!”他們喝了個夠,又裝滿行軍壺,繼續趕路了。
讓你的孩子舞起來
觀察內容孩子對舞蹈的興趣。
發展目標培養孩子對舞蹈的喜愛。
1與父母一起跳
跳舞對於一些不太愛張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此時,就需要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舞蹈。當孩子心情好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先放一些孩子比較喜歡的音樂,比較能激發孩子活力的音樂,然後爸爸媽媽隨著樂曲起舞,慢慢地影響孩子。全家人一起舞蹈,其樂融融,慢慢地會讓孩子培養起對舞蹈的興趣來。
2跟著電視一起舞蹈
孩子小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兒童節目,裏麵的小朋友蹦蹦跳跳的,這時你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顏色比較鮮豔的衣服,然後鼓勵孩子跟著電視上的小朋友翩翩起舞,還要不時地鼓勵孩子。讓孩子有繼續跳下去的樂趣。以此來培養孩子對舞蹈的興趣。
由於孩子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生動為主要特點,所以形象優美、動作生動的舞蹈,配以富於詩情畫意的音樂,立刻能使孩子產生喜愛和向往之情,激發孩子學習舞蹈的欲望。爸爸媽媽在教育中,要注意喚醒孩子的心靈,在示範、講解時,要盡量把最準確、最優美的表情、動作顯示給孩子,讓藝術魅力使孩子陶醉在美的海洋中。
輔導孩子學習舞蹈時應注意
兒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比較喜新厭舊,所以對待幼兒和學齡初期的兒童,爸爸媽媽在指導孩子學習舞蹈時,在基礎訓練階段,必須要加強趣味性,爸爸媽媽(或指導教師)可與孩子共同做舞蹈遊戲,排舞蹈小品,活躍孩子的學習氣氛,豐富其想象力。在學習進程的安排上,可將民族舞、芭蕾舞、體操等交叉安排,以便使孩子能不斷的有新鮮感,有利於孩子對舞蹈藝術的融會貫通。
在指導兒童訓練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容易忽略的一點其實也是舞蹈藝術的生命力所在,那就是“情”。舞蹈不是一係列動作的機械組合,而是通過動作來傳情達意,所以爸爸媽媽要啟發孩子領會舞蹈藝術的真諦,用心靈表現動作,用動作釋放心靈,釋放思想。要鼓勵孩子積極思考,體驗生活,展開理想和想象的翅膀,大膽創新。
小黑驢、狐狸與獅子
“小黑驢兒,嗷嗷叫,
農活幹了不老少,
一年四季吃青草。”
小黑驢見到天上飛的鳥、地上爬的蟲,甚至畏畏縮縮的小老鼠,都有各色的食物,又聽到他們編了歌嘲笑自己,很想換換口味,找點好東西吃。
他碰到了猴子,便問道:“猴哥,你知道哪兒有什麼好吃的嗎?”
猴子說:“這裏的樹上都結滿了果子,有蘋果、香蕉、水蜜桃……你隻要像我這樣爬上樹,想吃什麼,自己選嘛。”
小黑驢看看高高的樹,搖著頭,歎了口氣。
小黑驢往前走,碰見了鷺鷥,問道:“鷺鷥妹妹,你知道哪兒有什麼好吃的嗎?”
鷺鷥說:“你像我這樣下到河裏來,隻要有魚過來,你一口把它咬住,就可以吃到鮮美的食物了。”
小黑驢望望滾滾的河水,搖搖頭,歎了口氣。
這時,來了一隻狐狸。小黑驢忙問:“狐大哥,你能帶我去找些什麼好吃的嗎?”
狐狸說:“如果你能帶我到白兔家去,我就有辦法幫助你找到好吃的。”
小黑驢信以為真,帶著狐狸向白兔家走去。
他們穿過樹林時,迎麵躥出一頭獅子。小黑驢和狐狸嚇得魂不附體。
獅子想:“我怎樣才能把他倆都抓住呢?”
狐狸在想:“我怎麼才能脫身呢?”
小黑驢想:“我沒找到好吃的,倒快成了人家好吃的啦。”
狐狸穩定住心情,湊上兩步,小聲對獅子說:“你想要這頭驢做大菜嗎?我幫你把他帶到陷阱那兒去。不過,你得答應不傷害我。”
獅子哼哈答應了。狐狸走向小黑驢,指著陷阱那邊說:“快跑啊,別在這兒等死啦!”
可憐的小黑驢,跑了不到幾十步,哢嚓一聲,踏折了偽裝的樹枝,掉進陷阱裏去了。
這時,狐狸滿臉堆笑地向獅子討好說:“獅子大哥,你的大菜在那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