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好好活著,因為有愛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不要使愛成為我們的枷鎖,讓它成為我們靈魂間自由流動的海水。
放棄一段戀情是困難的,尤其是放棄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情。但是既然那段歲月己悠然遁去,既然那個背影已漸行漸遠,你又何必要在一個地點苦苦地守望呢?不如冷靜地後退一步,學會放棄,一切又會柳暗花明。
一個卷入婚戀多年的女子,遲遲不能走出這個其實對她來說已經是苦遠多於甜的關係。她說:“我忘不了那些他曾經給過我的浪漫、深刻的愛的感覺。”
另一個女人的男朋友感情出軌多次,盡管痛苦,她卻始終不願分手,她還說:“和他在一起這麼多年了,要分手,我不甘心!”
可是,當愛遠走,放棄和放手才是你最好的選擇。因為無法忘卻曾經有過的美好,無法相信現實,而讓更多的痛苦壓在自己的肩上、心上;讓自己和對方一起痛苦,究竟是否懲罰了對方也許還是未知數,但是自己絕對是被懲罰最重的一個。因為你剝奪了自己重新享受快樂和幸福的權利。
放手,讓愛的人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這卻是唯一的良藥。否則,我們就會處在永無休止的痛苦、氣憤和沮喪之中。
所謂放棄和放手的藝術,並不單隻在愛情消逝的時候適用。事實上,當愛情還在的時候,就懂得放手的道理,往往是更積極的治本的方法。
從小到大,在每一段關係裏,我們都是在尋找著一方麵與人連結、一方麵與自己連結的雙向路線。也就是說盡管再親密,我們也需要擁有自己的空間。親子關係、家人關係、朋友關係都如此,愛情關係當然也不例外。如果失去了這樣的空間,我們很快就會覺得被束縛,覺得窒息,覺得痛苦。
因此,當愛還在的時候,懂得適當放手,給愛一個空間,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實,如果仔細而深入地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在愛時僅僅要求雙方粘在一起,往往是因為害怕、因為缺乏安全感、因為嫉妒、因為要把自己生命的責任和重量交在對方身上,而不完全是因為愛。
放手――給愛以空間,就像紀伯倫在《先知》中所說的:“在你們的密切結合之中保留些空間吧,好讓天堂的風在你們之間舞蹈。彼此相愛,卻不要使愛成為枷鎖,讓它就像在你們倆靈魂之間自由流動的海水。”
有一個詞叫“全身進退”。大概意思是指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在付出的時候全心全意地投入進去,在離開的時候毫無牽掛地抽身而去。古人都知道“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在真正的生活中,這種全身進退的理想狀態,不知道有幾個人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