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命借助挫折而不斷強大 52.正確的不能堅持到底就變成了錯誤
50年前,一艘英國商船沉沒於馬六甲海域,這艘從廣州駛出的船上載滿古老中國的絲綢、瓷器及珍寶。
50年後一位名叫鮑爾的人偶然從資料上獲此信息,便下決心打撈這艘沉船,他在深黑的海底摸索了漫長的8年,探尋了70多平方公裏的海城,終於找到了海底的寶物。
打撈沉船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作,剛進行了30天,就用去幾萬元,兩位最初的合夥人認定無望而離去。之後沒有一個合夥人能堅持得更久,其中有一位鮑爾的好友,幾次加入又幾次離去,並一次次勸說鮑爾放棄這“瘋狂”的念頭。
事後鮑爾說他其實一直有放棄的念頭,每次精疲力竭地從海底潛回時他都想永遠不再下去了。他甚至懷疑早年的記載有誤,而且8年來他已耗盡巨資債台高築,但他終於堅持到了成功的這一天。
八年漫長的海上苦苦追尋,對人的意誌無疑是一場冶煉。那種孤獨和無邊的茫然,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下來。
所以,世界上做大事成功的比例總是很小。
如果你具有一顆平常心,知足長樂,這無可厚非,也值得慶幸。但是,富裕的生活乃人心所向,是任何教義,哲學都無法禁錮的。
但是很多“想有錢”的人都被賺錢的艱辛嚇倒了。麵對激烈的競爭,麵對那一道道看似難以逾越的險關,他們退縮了,退縮到白日夢中去享受“有錢”的快樂。
由此可見,即使是正確的意見,堅持不到底也就變成了錯誤。所以一旦認定自己是正確並開始“堅持”,就要堅持到底。否則,你不但得背負失敗的羞辱,還可能遭受謬誤的嘲弄和打擊。
美國有一位心理醫生,執業多年,成就卓著,為了對他一生的成績作一個總結,他寫了一本醫治各種心理疾病的專著,這本書可以說是他一生經驗的結晶,共有1000多頁,書中詳細描述了各種心理疾病的病情以及治療方法。這本書一出版便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這位心理醫生也被好多大學請去做演講。
有一次,這位心理醫生應邀到一所大學講學,在課堂上,他拿出了這本厚厚的著作,說:“這本書有1000多頁,其中有治療方法3000餘種,藥物近萬種,但所有的內容,其實隻有幾個字。”
學生們驚詫極了,耐心的聽著。心理學家在學生們懷疑的目光中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字:“如果,下一次”。
這位醫生解釋說,造成許多人的精神困擾的莫不是“如果”這兩個字,“如果當初我努力學習”,“如果我沒有錯過他”,“如果我當年能夠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