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這些信念,一輩子都要堅持 6愈受挫,我愈勇
失敗麵前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勇氣和信心,人生不怕屢戰屢敗,隻怕沒有上戰場的勇氣。對付挫折和困難的最佳方法,就是愈挫愈勇。
我們常說“困難是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但卻並不是誰都能做到在困難麵前鼓起勇氣,從頭再來。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職場之路也同樣如此。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其實就在於對待困難的態度,有的人被困難所擊倒,失去了爬起來的勇氣,因為他對困難產生了恐懼心理,他害怕下一次的失敗;有的人被困難擊倒了,他會馬上爬起來,繼續衝鋒,因為他知道打倒困難就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我讀過許多成功企業家的傳記,讓我既驚訝卻又是意料之中的是,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戰士,更是一個勇士。在他們成功的道路上,他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他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正是因為他們一次次地克服和戰勝了那些困難。麵對一個又一個,甚至是接踵而來的困難,他們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誌和強大的信心。想想看,他們一路走到今天,靠的不光是自己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他們堅強的品質和愈挫愈勇的決心。
挫折是成功的墊腳石,失敗也隻是成功的引子。麵對失敗和挫折,你必須選擇積極應對,愈挫愈勇,必須有挑戰更高目標的勇氣和信心。前惠普CEO卡莉·菲歐莉娜曾說:“我做工作是故意找不好做的工作,人們都跟我講你不應該做這樣的工作,人們都說這個工作你勝任不了,這樣選擇是不明智的。我做艱苦的工作是因為我可以證明我自己,並不是我知道終點,我隻是想現在接受挑戰,做出不同的事情。”
我接觸過這樣一個年輕人,因為出於對他愈挫愈勇精神的欽佩和讚賞,我們逐漸成了不錯的朋友,他的經曆也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在他大學畢業後,他選擇了直接創業,而不是先進公司鍛煉一下自己。當然,他的成長之路也注定布滿荊棘。他第一次創業選擇的是開服裝店。由於剛從學校畢業,為了節省開支,他改造了他住所附近的一個被廢棄的廁所作為店鋪,當然,改造後絲毫也看不出來那兒曾經是一個廁所。為了使自己經營的服裝能趕上時尚潮流,他就去大城市進貨,每次都是當天來回,從不坐飛機。兩年期間,他有了自己第一筆8000美元的積蓄。
他的目標當然不會僅限於此。幾年後,他看到一所大學附近的舞廳因經營不善瀕臨倒閉,便與對方簽訂了承包一年的協議。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他采取了很多優惠的策略,但經營還是不見起色,後來他才知道,這個舞廳的主要客戶就是這兩類人。這麼一來,不到三個月舞廳就開始虧損,原本想大幹一場的他,沒想到把自己做服裝賺的錢也全部賠了進去。
這次打擊把他又推回到原來的起點。但他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用當時僅有的400多元買了一輛舊車,開始做起了快遞,每天淩晨4點起床,開車穿行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間,辛苦與艱難可想而知,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繼續創業的想法。有一天,在一個朋友的聚會上,他邂逅了一名企業的負責人,在和他交談後,他的精神打動了那位負責人,他拿到了該公司產品在他所在城市的銷售總代理權,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創業。
這一次還算比較順利,在做了6年後,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30萬美元,開始了第四次創業——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生產金屬製品。為了能夠攻克技術難關,他幾乎每天都和工人在一起,早晨8點上班,第二天淩晨2點下班。可由於缺乏核心技術,產品多次被退貨,3年後被迫停產關門。投進去的資金也無法收回,他又一次回到了開始。如果說第一次的打擊還隻是一個小挫折的話,那這一次對他來說就是一次徹底的失敗,他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創業的艱難。